这趟南疆的旅程不长,抛去一头一尾,只剩下三四天。我们开着小车,吹过白沙湖的凉风,走过延绵不绝的群山,看过烈日与月辉同在,也试图理解过当地小姑娘说的维语。此刻我在回程的飞机上,俯瞰白云茫茫,雪山苍苍,这些天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都在脑海中飞逝,想要感悟生命的真谛。
初入西北的第一顿饭没有去景区里吃小食,而是选择了街边的一家摊子。但这里的人们似乎并不常接触外地人,语言不通成了首要问题。
我:您好,要一个抓饭。
老板:*****。
我:啊?啥意思?
老板的儿子出来了:***没有了。
我:(试图理解)啊……啊?抓饭没了啊,那我要一个馍馍菜吧,这是什么东西啊?
老板:(一脸尴尬看着我)*****。
老板儿子(可能也觉得我没听懂,补充一句):******,****。
我:(更尴尬了)哦哦哦,那就要这个吧,谢谢。
他们明明很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说着普通话,过了还面带笑容打趣两句,可我偏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是好听的话,笑笑算是回应她,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像是一个辜负别人真心的负心汉。
之后菜上来了,是三个花卷和一碗西红柿蘸汤。我和妈妈干瞪眼了一会儿,忍不住用手机拍照,食物和菜名要同框。老板见我们不动筷子,用手比划着夹起一个花卷,然后在西红柿汤里蘸了一下,做出划拉饭的动作,亮晶晶的眼神仿佛是个期待表扬的孩子。对于陌生人,他们或许难为,却从不会无为,对每个远道而来的朋友都怀抱真诚,这是淳朴。
傍晚去古城看景,体会大疆风光下少有的温柔小意。它被一条大街一分为二,东边是现代的商业化市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西边是原住民的居所,一棵胡杨为几家遮荫,壁虎爬在石墙上偷闲,放暑假的孩子们三两聚在一起游戏,从中我或许能窥探到西北人民生活的底色。
不论东城或西城,城内都有许多卖水果的商贩在吆喝着,这里日照充足,其水果香甜天下闻名。我之前不爱吃无花果,因为北京的大部分水果都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可能是不正宗,也可能是放的时间太长了,总是又苦又涩。所以刚开始都没有注意到旁边卖无花果的爷爷。正和妈妈说话,爷爷用小刀拍开一个果子递到我面前,尝尝吧,可甜了。我震惊于他的直爽,这么大一个直接送给我尝?那我要是尝了十个之后不买怎么办?总归不好意思拒绝,就吃起来。他也给爸爸妈妈各拍了一个,我们都满足于它的汁水和味道,最终决定买几个回去。十块钱三个,原本是打算拿六个的,二十块钱也不算贵,到结账时却要付三十,才知道这里的东西没有免费的,试吃几个也要自己付钱。我们捂着滴血的心,赶快逃离了爷爷的视线。对于自己的观念和想要的东西,他们从不会轻易改变,这是锐利。
旅途中,体验了499元“妆造+摄影+精修+送全底”全套服务的旅拍。给我化妆的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小姐姐,手法还不是很熟练,人也长得十分稚气,但一直认真地为每个人描眉画目。我之前没怎么化过妆,大多都是潦草的舞台妆,因为化妆师要给上百个演员不间断地化。这个姐姐却是一根眉毛都要画三四遍,来回地描。画到眼部时我的眼睛实在难受,一直眨眼,盯得时间久了还总是流泪。我知道不能流下来,不然妆就花了,就一直蓄在眼眶里,结果就是眼睛越来越难受。她当然看到了,一手拿着眼线笔,一手用棉棒帮我擦泪水,还安慰我说,我以前眼睛也敏感,化妆少就是会这样,没事的。敬畏自己拥有的,努力自己想有的,这是韧性。
想来在西北遇到的更多是这样的自然人,他们没有被大城市的圆滑驯化,没有太多规则的限制,反而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对每个陌生的朋友展颜,与一切熟悉的事物相伴。
因为他们不经意间创造的小插曲,才让我的文字中有了平凡而深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