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与“相思”有关的诗,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写的《相思》,并且认为相思是关于男女的,而不是父母或儿女。
但是,《会说话的古文》这本书会告诉我们:《相思》是王维怀念朋友李龟年的友谊之作,而非男女之情。
作者张之路是我国著名作家和剧作家,曾荣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和国际林格伦提名奖,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广受读者喜欢和好评。
《会说话的古文》是《被委屈的汉字》一书的续集。在书中,作品为我们生动地解读了那些熟悉的文言文和诗词名句,希望我们在理解和掌握正确含义的同时,也能激发热爱和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
接着,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一探究竟吧。
01 床前明月光和“床”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读古文时,很容易望文生义,有时候它却让我们酿成大错。因为有些字词放在古文中有着特定的意思,和现代的含义完全不同。
比如大家熟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多人会认为“床”是指睡觉用的床,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辞海》中对它有明确的解释,“床”是指“井上围栏”,简称“井栏”。
因此,诗人李白是坐在井边,举头望明月,心生相思之情,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床边。
02 朱门酒肉臭和“臭”有什么关系?
除了有的字词在古文有特定意思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同一个词有两种读音和含义,导致它在诗中有两种不同的读法和注释。
比如,杜甫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很多人自然地把“臭”理解成“腐烂发臭”,可事实上,“臭”还有“香”的意思,其读音不是chòu,而是xiù。
也就是说,根据“臭”的两种发音,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注释。
第一种是由贾传棠等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辞典》解释说,贵族吃不完美味佳肴,只好让它腐烂发臭;普通百姓则饥寒交迫,惨死在路边。
另一种则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杜甫诗选译》记载,“酒肉臭xiù”是酒肉香味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从贵族家中飘出了酒肉的香味,路边还有冻死的人。
所以说,读音不同,其注释也会不同。
03 写在最后
《会说话的古文》一书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但容易被人误解的古文,比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千夫指和孺子牛”“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作者张之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经过严谨的考证,通过讲述十六个故事来引导读者见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如果你对古文感兴趣,《会说话的古文》这本书就很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