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这哥们物理意义上的隔离,差不多有十来年了。但只要翻腾微信朋友圈,还会不期而遇。这厮出入过媒体圈,应是误打误撞,尽管现已是京城风生水起的大V, 还打理着一份产业。前几日,他私信我网文《山东第一大产业:做官》,让我闷闷不乐。
该篇推文首发自公号“在沪山东人”,之后“鸡鸣书屋”转发。现在,该文已由“发布者删除”。依稀记得,文称,“葱省”人民热衷做官,以至成为第一产业。而资源由权力配置,市场经济的空间只剩墙角旮旯。文中有数据对比:全省GDP长期位居全国第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十五六位,相当于中西部省份的水平。该文预测,“葱省”经济所倚仗的10%的人口,将会迁移省外经济高地,而80%的本地人依旧不舍不离。等等。
不打诳语,我委实不懂地方经济。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全凭直觉。首先是物价。济南东部的商品房已经上万,新楼盘是一万几还是破二冲三?楼下十六里河农贸市场上,二师兄的排骨价,是二三十元的青壮年还是半百老人?再来电的就是工资奖金了。从1到9,任意一个数字的后缀是几个0,最得掂量。它确定了我打开支付宝时,是豪爽还是抠嗦。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数据,也只是数据。
我不懂也就不装懂了。我判断不了该文的对错或优劣,包括引用的数据是否真实、权威,反正它随风飘散了。我倒觉得,如果真如该文说的,“葱省”对跻身仕途趋之若鹜,在所不惜,那也是人们用脚投票。用脚投票,是利害比较后的利益驱动。那就涉及利益的获取方式了。我承认,我们的官本位思想浓厚,但习惯成自然了,就顺其自然。在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有关特需医疗的争论,几乎没在“葱省”荡起过涟漪。省城几家大型公立医院,都没开办特需门诊,只有达到一定级别后,才能享用的高干病房。而没有资格进入的人们,也觉理所当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葱省”民众爱护勤务员,争做勤务员,有神马不对吗?
我郁闷,铁哥们反是对朋友的两肋插刀子,分明冷嘲热讽我们的敦厚纯朴,又有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小心思。我锱铢必较,且记上一笔,近期若有聚会,就宰他买单。我可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