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丢了母校的人,是所有的母校都丢了。
小学是在自己村里上的,一年级的教室就在我家老屋后面,是三间土房子,没有操场,除了房子里面啥都没有,我的书桌和凳子还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现在已经被一家王姓的民宅给覆盖了。因为没有钱修理,房顶漏雨,上二年级时搬到村子里刚给盖的新房子里,也是三间土房子,但是多了三排洋灰做的书桌和凳子。记得还没等一学期结束,自己的上衣袖子早就给磨开花了。这所小学叫台北小学,是根据村名命名的,不知哪一年她也成了民房。
三年级时,我考到了新台联办小学,是新台子三个村子联合承办的,在我的印象里是一排不算新的土房子,共三个年级,如果房子需要修理了,三个村子每年便轮流负责。每次回老家过年时,我都会路过这里,张望一下我曾经求过学的地方,我看到的却是一排破落的院子,里面堆满了村民的柴草。但是我依然好像看到了当时我与同学们打闹、做恶作剧欺负女同学的情景,现在却成了一处荒芜之所。
我的三年初中时代,是在新台联办小学旁边的新台中学上的,没来这里之前,我是很向往这个地方的。一个拱形大门楼,门是厚厚的木制门,门两边写着“团结 勤奋 严肃 活泼”八个金色大字。当时感觉里面很神秘,主要原因是里面多了些房子,有几棵粗大的杨树,还有一栋砖房子。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有大门有院子的学校。不过幸运的是,我进入这所中学后,初一就在这所砖砌的房子里,于是,三年的初中生活,演绎了很多美好的故事:破坏公物、耍弄老师、早恋情节等等。大学毕业后,我听说这所学校变成了小学,中学搬走了。我曾经寻着一种对母校的眷恋到新学校几次,与过去的老师们聊天。现在,小学也被撤并了,据说改成了养老院。搬走的中学被撤并到乡镇驻地中学,这里变成了一家民营工厂。
高中我考上了本县的第二中学,当时还是以学校第一名的分数考进这所学校的。在这所学校,与我的老师同学们度过了紧张且艰难的高中三年。这三年,头脑很简单,学习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虽然处于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中,但是这里的老师很关心学生,他们工作敬业、学识渊博、思想先进,学校也并不很保守,组织了很多集体活动,如越野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等等,留下了自己青春岁月的回忆。这所学校已经被搬往县城了。
我的大学,是一个小小的专科学校,校名是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记得当时因为考上一个专科,还是师范,感觉挺没有面子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怀着委屈的心情走进了我的大学生活。那里给了我走向社会必备的一些沟通、合作、学习力、创新力等素养,培养了我敢于承担、献身教育的勇气与情怀。但是,遗憾的是,她也被更名换姓了,变成了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不幸的是,中国石油大学搬迁至青岛黄岛开发区,我的大学母校随之搬至中国石油大学院内,原先的胜利油田师专没了。
现在,我一想起母校时,总是会回想起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每一种声音、每一行标语、每一栋房子……,但是现在他们都不存在了,他们只留在了我的心里。还好,同学们都在,老师们还在,想了,就去找他们。
丢了母校的情节,那种失落感,谁能理解呢?每一个校园,它都曾留下了我的一段生命成长的历程,因由我的“观、闻、触、听”感知的学校文化观念、其历史与传承,都对我的生命有过深深地影响,不知多少次唤起了我的“学习理想”和“文化的力量”。学校的物化形象是多年后学生们寻母校时心里长成的根啊!但是,这些根却在不同的时期慢慢消失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找寻了!我也许是全中国最不幸运的一个学生了,所有的母校怎么会都在我面前消失了呢?
现在我是在办一所学校,失去母校的情节使我特别理解当下学子的心情,我想办一所让学生不愿回家的学校,办一所学生走后多年还愿意回来寻根的学校。我的办学理念里面,有一种迫切的渴望,就是想尽力留下孩子们生长的影子,留下他们的文化的根。
只要我发现有这样的机会,我就会想办法把它完成。我会把毕业生的书法作品放在学校显著位置,“祖国 真理 责任”是上届毕业生王其然的作品,它被镶嵌在了学校大门上。每一届每个班的毕业照都会被悬挂在班级外面的墙上。学生合作完成且一起签上名字的“成就梦想”大型绘画被装裱在了楼梯旁边……
学校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个空间都要留下学生的作品、痕迹与故事。为此,学校开启了“全学习”生态系统,目的是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让他们留下尽可能多的可以供今后回来寻根的空间。
在深入分析学校办学特色、课程理念以及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基础上,研究不同课程教学活动对空间的功能诉求,从物理设施、学习资源、技术环境、情感支撑和文化营造等维度上,对空间功能进行了整体再构和巧妙运营,将课程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为看得见的空间课程,实现空间重组带动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开放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无处不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走进学校,你会看到原先是冬青围绕的绿化地带被打开了,取而代之的是:六艺庭院、桃李满园、曲水流觞、濯缨水台、劝学蹊径、长廊悟语等具有传统文化内涵且温馨舒适的空间,既能休憩闲谈、又能交流互动,还能学习展示。大厅里、连廊间、楼道里都有不同大小的学习岛、学习区。这些空间的存在,让孩子们与老师们走得更近,学生、老师和家长可共用这些空间,这样的学习空间逐渐转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带来为之振奋的学习驱动力。
在这所学校,你会发现如下美丽的场景,课间,学生们会三三两两走进这些空间寻书、阅读、交流、休息;教师会在这里举行教研活动、辅导后进学生、与学生沟通对话;家长们会在这里等候孩子、与老师悉心长谈。开放自由的空间,使学校各项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秉持公平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
“全学习”生态系统,丰富学习的内容,优化学习的状态,重塑学习的逻辑,为孩子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学习环境与文化就是教育运行的土壤,从育人目标出发,让文化价值观、课程设计与空间融合,让校园空间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全方位促进学习。
这样的校园,既主动对接时代需求,遵循坚守之道。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坚守学校的传统、坚守学校的文化,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乐园。
每每看到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看到他们在校园里四处走动欣赏校园美丽风景的身影与目光,听到他们议论他们曾经留下的作品和发生故事的地方,我心中立即会荡漾着一种幸福感,这就是我向往的样子,我想把校园做成多年后学生寻母校时心里长成的根,来好好弥补我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