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一些地方,说过很多再见。
可那一天,汽车发动离去,小孩在扬起尘土里眯着眼睛,用力挥手的再见。
我想,一定要再见。
那是一个尼泊尔的公益学校,位于距离首都加德满都蛮远的一个山村。这个村子的名字很奇怪,尼泊尔的发音,有点像"凉水"。
跟这个学校的缘分,跟kris有关。kris在这里做志愿者义工三个月,那一次陪同她返回,在那里呆了十天。她告诉我这个学校组织叫做玛雅教育,是致力于尼泊尔落后和贫穷教育的公益组织。当地校长告诉我,孩子们不用交任何学费,但孩子们的家人需要义务劳作,然后耕种的成果,拿去集市售卖。耕种的粮食和售卖的钱支撑整个学校对孩子们的正常教学。
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这种公益的教育形式是否也可以用于中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地方。我曾经跟校长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中国的教育公益组织很完善,政府足以强大,给很多落后农村教育很多关注。
第一次去这个学校,我是抱着好奇心去看看。kris曾经给我分享过她的照片,她说哪里的孩子很爱笑,很可爱。在中国,我一直很想在大学里从事相关的支教活动,采访过一些做公益的朋友,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亲身体验。
有些体验,一定是放在我人生必须完成的行列里。比如:公益支教。曾经也有一种质疑的声音,你的短期支教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我在这样的声音里也思考着自己的选择,后来我发现当把公益理解为"双向获取"的标准,而不去评估价值大小,可能有些争执就没必要。
难道因为一些所谓的评估影响,就不去做支教活动了么?支教不能扭转任何落后教育的现状,它只是一束阳光,照亮一处。它给孩子们带来的是"行走图书馆"的视野,在与支教老师们的交流中,他们通过"老师们自身"这本书,知道外面世界。并在选择中,多了一些希望的可能性。对于更加落后和贫穷的地方,可能性比任何金钱还具有力量。支教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种生活取舍,在生存谋生的时间里,短暂思考并产生一些影响的价值。
当然这也取决于思考的主体,毕竟读书人心中有那么多的哈姆雷特,谁能说谁心中的人,就是哈姆雷特呢?
从加德满都出发抵达这个深山的学校,大概需要一天半。kris说因为要乘坐当地的汽车,司机开车车速比较快,建议不要坐夜车去。于是我们在乘坐16个小时的大巴后,就在山脚的村镇上歇脚了一晚。并在晚饭后,购买了前往山顶村庄的车票。
前往山村的路况并不是很好,当地的大巴车在环山路上颠簸。结果,行驶到一多半,大巴车似乎被山路折腾得够呛,然后罢工在半路。于是我跟kris没办法,跟当地人蹲在那里。我发现尼泊尔人天生有种什么状况都能接受的能力,也知道是好是坏,kris跟司机着急起来,我看着kris说,实在不行我们搭车,看看运气是否能被顺风车载到。
她一脸茫然看着我,我站在路边竖起大拇指,等待着。
运气这东西,真的很像雨后期待天气的心情,偏偏那么巧。一辆面包车从我面前行驶过,我看着它扬长而去。这对我视而不见的背影突然停下来,从车窗里面抛出一只手,挥动着。我想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巧遇,经过几番沟通,他们大概知道我们的目的和目的地,欣然决定搭乘一段。剩下的路还好不远,我跟kris打算背包徒步去。
抵达村庄的时候,我还是这路途的遥远和村庄的格局震惊到了。村庄在一个山顶脊背上,并不是那种成片紧凑的聚合,而是稀稀拉拉排列在山上,一眼尽收眼底。很快这种震惊,被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和唧唧咋咋的争吵声驱散。原来他们认出了kris这位支教老师,并竞相争着要牵kris的手。牵不到kris的手,就扯她衣角。还剩下的一些孩子,就跑来牵我这个"初访者"。
ashis是这个公益玛雅学校的校长,他带我们参观了志愿者之家。这个地方主要提供志愿者的食宿,来这里的志愿者是需要交一些钱,来支付自己的食宿。目前这里有两个志愿老师,一个来自韩国,一个来自新西兰。ashis说,我是第一个来这里的中国志愿者。
ashis是一个很有思想,年轻健谈的尼泊尔人。从事玛雅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我跟他聊过,关于公益组织和志愿活动的相关问题。他的很多观点都会让我对表面现象产生新的认识,也从他的选择里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孩子们的日常很简单,跟所有学校正常教学一样,有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的安排。除了基本学科的知识,音乐和美术,也会被安排在课程里。支教老师缺乏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身兼数职,除了自身的课程,也会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其他的课外分享。ashis用手机给我看,之前支教老师给孩子们排演的英语话剧。孩子们的肢体语言很僵硬的表达着自己的台词,淳朴而羞涩的演技,让人觉得孩子自身这样的真实感,颇感珍贵。
孩子们一般在上课之前会有早操活动,他们的活动很特别。大部队浩浩荡荡绕着山路去一个大草坪,然后围着圈在大草坪上,做完伸展运动,开始分享性地唱歌,读诗歌。有那么一瞬间,我把羡慕跟孩子的欢笑声分不清了。发自内心的欢愉,跟大自然亲密的呆在一起,脱了鞋子在草坪跳跃。孩子们,这是大山给你们的恩赐。
曾经跟建筑系的学弟聊过尼泊尔的建筑,他说希望有一天能够来到尼泊尔,看看这里的建筑。他说自己对建筑的概念,更偏向于实用居所。我给他说过这个大山里孩子们的教室,他说有机会会去看看,能否有改进教室的可能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