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于曹操的看法

      《孟子》中游说君王的篇目有不少,不过总体的游说目的都有一个,让君王推行仁政。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中,孟子给出了他心里的理想图景,总体可以概括为:百姓不违农时以及君王施行仁政两个大方面。另外,在《民为贵》这一章节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在当时看来十分疯狂的观点。

        那么如果孟子活在曹操的那个时代,看到曹操的所作所为,他会怎么想呢?

        曹操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历史角色,对于他的争论没有停止过,赞成他的人认为他礼贤下士,以身作则;而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冷酷无情。那么,如果把曹操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罗列出来,孟子会怎么评论呢?

        首先,杀功臣荀彧,荀彧曾经在曹操完成他的霸业的时候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曹操取得的成绩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荀彧的,可是,只因为荀彧的心不在曹操这里,曹操对他开始不信任,最终杀害了他。

        按往常人的思维,曹操这样做是没错的,省着留下后患,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按孟子的观点来说,杀自己的功臣,就是君主大逆不道的行为。孟子一定会对这样的现象大为驳斥,甚至冒着杀身之祸上朝请柬。

        第二,杀神医华佗。当时曹操染了风疾,头痛不止,无法忍受。于是请来当时的神医华佗,华佗说这种病的病根生在脑子里,需要喝一碗汤药,再用斧头开颅去除病根。可曹操认为华佗的言语不敬,又有想杀害他的意图,就把华佗杀了。

        第三,杀平民百姓。长话短说,曹操在百姓家过夜,可曹操认为百姓想陷害他,于是把家中十一口人全部杀害,十分残忍。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了曹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孟子见到这种事,反应大家都清楚。毕竟,曹操做的事情与他“民为贵”的观点背道而驰啊。

        可是分析一个人不能只从坏的方面来分析,我们看看曹操好的地方。

        首先,曹操完善了水利工程,使百姓受洪灾涝灾的几率降低,保护了百姓的人身安全。

        其次,在北方设置田地,产量较好,发展了农业,管理的地区百姓基本摆脱挨饿。

        第三,求贤若渴。曹操擅长于发现每一位有才能的平民。是一位“伯乐”。

        这样看来,曹操的功绩也有不少,孟子对于这些使百姓享乐,使百姓安定生活的政策一定会大加赞赏。

        所以我得出结论:孟子对于曹操的所作所为事是非参半的,既有批评,也有鼓励。这也间接的说明了曹操性格的复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说的关于荀氏的最后一篇,一直没有写,今天补上,哈哈。 在看荀彧,荀攸传记中,看到最后二人去世的时候,发现二人...
    苏二读书阅读 1,889评论 6 14
  • 东汉末,曹操扶持汉献帝,为了什么呢? 这是道送分题。您自然眼都不眨,便说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然而,这里还真...
    晓木曰兮历史系阅读 1,325评论 1 7
  • 文/陌宇轩 你开着解放车 带着我们一起爬上了最北的山坡儿 那满山的杜鹃 像你脸上绽放的花朵 我们一口气爬上了最顶峰...
    小哲小诗阅读 121评论 0 0
  • 饮尽多少辛酸,尝遍多少悲欢, 多少哀嚎它无人听见 多少呐喊别人当笑谈 多少绝望它阴霾了整个的天 多少梦想摇曳在云端...
    叶知春_eb10阅读 806评论 0 1
  • 我见过远山吞没夕阳, 黑暗浇熄了眼中的光亮; 感受过冷风穿透了衣裳, 酷寒冻结了耳边的呢喃; 遇到过死神带走身边的...
    梦笔箫笙阅读 27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