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如今,管理者的人员构成,已然发生变化,管理的有效性当然也不再是传统的管理好下属。管理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管理好自己。但事实是,卓有成效的人并不多见。我们不能假想每一位管理者都天生具备有效性,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对于体力工作者,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衡量方法和制度,比如流水线的工时考核,或是实体产品的质量要求,但这套方法无法完全用于知识工作者。我们无法严密监控知识工作者,就拿他们的工作本质“思考”来说。当一位管理者在他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凳子上,两眼盯着天花板。他表示他正在思考工作规划,即使你不相信,你也无法对此评判。
作为知识工作者,你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你的贡献是你通过思考,做出各种工作行为,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你的工作动力,本质上是取决于你的工作效率。只有当你产生业绩,对企业带来积极影响时,你才会得到嘉奖。工作的回报激励你,让你对工作保持热情,进而产生新的成就,周而复始,正向循环。否则,你就会放弃努力,逐渐在办公室里消磨时间,失去价值。
从心理学上说,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工作无效。但你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被现实所局限。毕竟你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你经常会被组织中的其他人打扰或者突发事件占用时间。其次,你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无法从专业业务中脱离出来。你一定深有感触,“你经常被指责只抓具体业务不抓管理。”
而且,只有当组织中的其他人,比如你的上司能够利用你的贡献时,你的工作才算有效。如果你无法和这些人主动接触,你的工作本身就没有有效性。你身处于组织的“内部”,必然会受到组织的局限。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这就好比对于企业来说,成果来源于客户购买产品。但这个现实却不是你可以从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控制。
因此,管理者要想有所成就,唯有学会如何管理自己。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和贡献意识,促使组织产生成果。否则,你将一事无成。
“管理的有效性”的关键,不在于有效地“管理别人”,而在于有效地“管理自己”;不在于“如何管理他人”,而在于“如何管理自己”。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