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零点40分,能容纳上百人的报社工作大厅里依旧灯火通明,不过里面只剩下寥寥几个人。
我最后看了一眼打印出来的报纸小样,顺手拍下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是的,6年夜班编辑生涯终于结束了。原以为,我会伤感一下下,但是我发现并没有,反倒有些如释重负,甚至对未来有些隐隐的期待。
6年,听起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是站在今天往回看,真的是转瞬即逝。我努力想了想,还是回忆不起来这6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除了没完没了日复一日地修改稿件,制作标题,拼版面……夜班编辑岗位就像一个黑洞,吞噬你的所有灵感、才华和创造力。在这里,不出差错,就是你最大的功绩。
凌晨1点30分,回到家,打开手机,同事好友圈一篇自媒体文章弹出,标题很煽情也很刺人眼球——《时代杀死报纸,记者失声痛哭,江湖再无法制晚报》。文章写得很好,但是这几年看多了悲情的媒体告别戏,着实有些麻木。
我所供职的媒体是根正苗红的机关大报,暂时应该没有关门之虞,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说幸运,自然是我还能继续挣这份养家糊口的工资;说不幸,是因为我还得继续干媒体,没有破釜沉舟转行的动力和压力。
不过在苦熬6年后,我选择转岗去当记者,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他们看来,夜班编辑虽然要熬夜,但是比起天天风里来雨里去、被采访任务逼得死去活来的记者压力还是小得多,工作时间也很规律,明面上的薪水可能还要更高。更何况,我选择的部门是民生新闻部,采访难度可能最大,而收益却很难成正比。当然,好的一面是在这里我可以自由选择我想写的东西,而不用被迫去参加各种无趣的会议和领导活动。
我把当记者的好处和坏处都列了出来,发现写满密密麻麻一张纸,可是自己仍然无法做出决断。最后,我对自己说,干脆抛开所有的利益计算,回归自己的初心吧——你确定自己真的喜欢写新闻吗?我仿佛听到自己内心里有个澎湃的声音在说“是的”。
是的,纸媒凋零无法挽回,可人们依旧需要新闻,依旧需要观点和真相;是的,我可能永远也达不到那些传奇特稿记者的水准,但我依旧可以用自己的笔,来记录这个独一无二的时代;是的,我也许没有力量驱赶走所有的乌云,但我依旧可以尽力给那些雨夜中独行的人,带去些许的温暖和光明。
我希望,当退休后有小孩子问我:爷爷,你年轻时是做什么的?我可以掏出一叠作品得意地回答:爷爷当年是个很牛逼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