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端午节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吃粽子划龙舟吧,让我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
当时的战国时期共有7个国家,其中秦国是最强大的,也是野心最大的,经常无缘无故的去侵略别的国家,其中楚国的国王他的国王非常糊涂,不喜欢别人对他提意见,但楚国有一个伟大还爱国的诗人叫做屈原,一天他听说秦国要来攻打楚国,连忙和国王汇报情况,但楚王不但不听,还把屈原请了出去,屈原不甘心三番五次的去拜见楚王,最终被流放到了江南,屈原看到百姓生活艰难,还要遭受战争的折磨,十分自责,于是在公元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江自尽,
据说,屈原为了表达他的爱国情而投入汩罗江。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着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仍进江中喂鱼。
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