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那会儿我们家住农村,我上的小学虽然是重钢子弟校,但所处的地理环境周边仍是农村,上学会走很长的田埂路,经过两个小区,再走一段田埂路,才会抵达我的学校,往往需要半个小时以上。
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挣钱,没有时间接送我,那时也没有接送的概念,都是我自己背着书包,小心翼翼地走上弯来拐去的田埂路,会经过一个小区,小区里住着同班同学颖,我会在楼下仰着头,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嘴边,高声呼喊她的名字,喊完第二声,她会从阳台探出头来回应我,等她从七楼飞奔下来,那时还没有电梯,我们再一道有说有笑去学校。
不下雨的路途还比较顺利,一旦下雨那田坎又窄又是稀泥,还滑,我必须穿上高及踝以上的雨靴,一步三滑,非常专注脚下,要提防滑到池塘里,就这样十分艰难地走到学校,到了学校鞋帮子都布满了泥土。
而放学,农村的田埂就成了我玩耍的游乐天堂,路上两旁草丛里各种昆虫就够我看上大半天,田埂旁边的池塘可以网鱼、网虾,也能够玩上很长一段时间。
那时小小的正方形手帕,把它对折再对折,再用曲别针把它的顶部固定在衣服左侧上口袋戴鲜花的位置,用来插嘴擦鼻涕,每天更换,现在是被纸巾替代了。要用时直接拿着手帕的底端,向上可以刚好触及到口鼻周围。
田埂玩耍时,有时候会把它从曲别针上取下来,作为道具去捉昆虫,用来装鱼之类的,因此时常会把手帕弄丢在田埂边。
最好的娟同学,我们一起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一堆泥土,用泥土和着水,泥在我们手心上,可以变出各种花样,但太精致的我们做不来,喜欢做的也是最简单的--碗,做完以后,两个女孩互相望着对方的大花脸笑开了花。
我们约好把它放在一个可以晒太阳的台上,晒干了明天再来验收我们的成果,可以用来装水,装我们网的小鱼小虾。
第二天放学,满怀希望地来到老地方,我们的作品已经不见了!不知道是被大人销毁了,还是有其他小朋友看着喜欢而带走,我真希望是后者。
放学回家的时间也是非常愉快的,周围邻居小伙伴就在家附近的农村小学读书,他们很早就放学做着欢快的游戏。只有我一个人,被重视教育的妈妈送到遥远的重钢子弟校去读“工人学校”,我被他们视为眼中的“工人”,我只管读书,他们会的做饭、打猪草、喂猪、捡炭花儿,我都不会。
放学回来,书包一甩,立即加入他们的队伍,跳绳、扔沙袋、修房子、踢子儿。
这段时间是自由的,爸爸妈妈都没在家,一旦妈妈下班,伙伴们看见了遥远的我妈妈的身影,就会给我通风报信,“你妈妈回来啦!”
我会撒腿便跑,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摆好桌椅,那时候的桌子是用两张独凳拼凑在一起,书包就放在地上靠着独凳,本子和书翻开,笔握在手上,心还在突突直跳,生怕妈妈看出端倪来,我时常用这标准的姿势迎接严厉的妈妈回家。
妈妈只要看到我在“用心”做作业,会很满意地朝着我微笑,殊不知我身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