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在乡村,人们的娱乐活动很少,但也有一种娱乐活动,是经久不变的,那就是看秦腔戏。
秦腔是我们关中地区流行最广的剧种,一般包括三种呈现形式:自乐班、木偶戏、大戏(真正的秦腔演员)。
自乐班就是演员不扮相,也不用穿戏服,直接上台表演秦腔的一种艺术形式,属于群众自己组织、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自乐班演员,一般都是乡村里的一些秦腔爱好者,它不能叫剧团,最多叫一个唱戏小组,他们以折子戏为主,一般在丧事或婚事上唱,以吸引人们关注并带给大家快乐,自乐班演员大多是模仿那些名家的唱法,有的甚至比专业演员唱的还好。记得我们那个村有一个自乐班的男演员,他扮上相,穿上戏服,唱的老生,简直惟妙惟肖,和那些剧团的演员是一样的专业,记得他唱的《金沙滩》中的杨继业,令人赞不绝口。自乐班虽然是业余,但有的演员唱功却很专业。
木偶戏,其实就是自乐班形式的延伸,木偶需要人来支撑表演,同时还要有演员来唱,而这些演唱者就是自乐班的演员担当的,我们村就有个木偶剧团,只要谁家有丧事,都会请他们唱三天三夜,而演唱的都是村里自乐班的,当然,表演木偶的也需要点功夫,木偶的一颦一笑,挡在围布里面的支撑者也会做相应的动作,那使劲可大了,往往一天下来,他们的胳膊都是肿的。所以木偶戏已经可以叫做剧团了,因为一个木偶剧团往往需要十几二十个人,不然,唱不下来那三天三夜。小时候,由于木偶戏就在我们村,所以 没有少看那些木偶戏,像《铡美案》、《三娘教子》、《周仁回府》等折子戏,印象都很深刻。
唱大戏,才是最高级的表演形式,都是专业秦腔演员演出,扮着生旦净末丑等各种扮相,穿着各种戏服,脚上都是哪种黑靴子带着厚白鞋底,或者穿着各色绣花戏鞋,走着碎步上台了的旦角,令人印象深刻。大戏由于是真正的剧团,所以人员就比较多,大的剧团有五六十人,而且需要提前搭好台子,前台演员唱戏,后台扮相化妆和各种鼓乐安排。记得当时还没有电灯,到了晚上,唱大戏舞台照明用的都是汽灯,那个灯放在舞台中间顶部,把整个舞台照的亮如白昼一般。当时只有在古庙会来临之前,村里为了庆祝,会向各家摊派,人一听说唱大戏,也不会太为难,必定好几年也就那么一次。原来各村都有戏台,后来破四旧的时候,那些戏台也被拆掉了。所以唱戏前搭戏台要好几天。当时各县都有自己的剧团,我记得我在邻村和父母一起看戏的剧团是我们县的兴平剧团,后来在我们村唱戏的是武功剧团,当然了,最著名的还是西安的易俗社,一般人是请不来的。为什么叫大戏,就是这些剧团不仅仅唱折子戏,他们会按照剧本把一整套戏都演完,像《三滴血》、《十五贯》等整套戏,让人看的很过瘾,特别是那些秦腔名家,他们在唱戏的时候,感觉是在用命唱戏,特别的感人,著名的秦腔名家有任哲中、马友仙、焦晓春等。唱大戏,看大戏,听大戏,简直是我记忆里最兴奋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