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一】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阴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云:“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未遇,音wèi yù,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唐·钱起《客舍赠郑贲》诗:“先鸣誓相达,未遇还相依。一望金门诏,三看黄鸟飞。”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因避难远游关之东西,河之南北,也结识了许多未遇的英雄。”
邓禹(2—58),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永平元年(58)去世,谥号元侯。
希,音xī,本义为麻布织得不密。引申泛指稀疏,不密。又引申指稀少,不多见。以上含义后作“稀”。少见之物人所企求,故又引申指盼望,企求。如:希望,希求。在本条诗话中,“邓禹希文学”的意思是,邓禹希望当上郡文学。
文学,音wén xué,官名。汉代州郡及王国均置,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以明经为之,职掌地方教育。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亦置,常为皇帝监督诸王的耳目;侯国亦置。晋朝诸王、诸王世子亦置。南朝宋、齐、梁,北魏、北齐均置。隋、唐亲王府沿置,掌校雠典籍,侍从文章。唐德宗时又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教授诸生。元和时中下州文学废。又,宋代的“文学参军”亦省称文学。清时为教喻的别称。
马武(?—61),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督邮,音dū yóu,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隋初废郡,督邮亦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传·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刘秀有次大宴功臣诸侯,兴致所致说道:“诸卿如果不遇到这样的机遇,你们自己估计能做多大的官呢?”高密侯邓禹先回答说“;我年少时曾经学习过诗文,可以做郡文学博士。”帝说:“你说话怎么这样谦虚呢?你是邓氏子,志气行为修整,为什么不能做州郡的功曹呢?”其余的一个个回答,轮到马武,马武说:“臣以武勇,可作军尉以督讨盗贼。”帝笑着说;“且莫为盗贼,自己送到亭长手里,这样就可以了。”
晋文公(前671或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19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史实。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晋献公次子姬重耳,因不容于君父,出逃翟国(一说狄国)。晋献公死后,重臣里克先后杀死幼君奚齐、悼子,派人迎立重耳归国为新君,重耳以情势不明谢绝。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位自立,是为晋惠公。前644年,晋惠公派人追杀重耳未成,重耳决定离开翟国。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齐桓公对重耳十分礼遇,将宗族之女齐姜嫁给了重耳,并陪嫁了20辆马车。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生活,渐渐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前639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跟随重耳逃亡的晋国旧臣赵衰、咎犯一天在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树上采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回去后偷偷告诉了重耳的妻子齐姜。齐姜为防止泄秘,立即把她杀了,随后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重耳不肯(《随园诗话》中所述:“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即指此事。去齐,不是指到齐国,而是指离开齐国。去,离开)。无奈,赵衰等人灌醉了重耳,抬上马车离开齐都临淄。重耳醒后很恼怒,持戈追杀狐偃,幸亏没有成功。重耳逃离齐国后,经曹国、宋国、郑国,来到楚国,在楚国住了几个月后,在秦国为质的晋国太子圉(音yǔ)得知晋惠公病重从秦国不辞而别。晋惠公十四年(前637)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登基为晋怀公。秦国对太子圉潜逃之事特别生气,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把重耳邀请到秦国。秦穆公还把原本嫁给太子圉却被遗弃的女儿怀嬴,改嫁给了他。之后,秦国派重兵护送重耳回国,晋国公卿为之内应,晋怀公出逃至高梁,不久被杀。重耳登基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
光武,即汉光武帝刘秀(生卒:前5—57;在位:25—57),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县域为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和山东省东明县西南部,刘秀父刘钦为汉宗室长沙定王刘发玄孙,时任济阳县令)。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建武中元二年(57)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葬于原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李通(?—42),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功臣,名列云台,但不在二十八将之列。其家世代经商,为南阳豪族。起家五威将军从事,迁巫县丞。跟随刘秀兄弟起兵,参加舂陵军。更始帝刘玄即位,拜柱国大将军,封辅汉侯,迁大将军,封西平王。迎娶刘秀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为妻,忠心辅佐光武帝,为建立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光武帝恩宠。历任卫尉、大司农、前将军、大司空等,封为固始侯。建武十八年(42),去世,谥号恭侯,光武帝与皇后亲临吊唁,送葬。子李音袭爵。
逋,音bū,本意为逃亡,也引申指逃亡在外的人。逋,还是通假字,通“违”。引申有拖欠、拖延的意思。沈约《宋书》:“逋租宿债勿复收。”《后汉书》载:“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舂陵侯是刘秀的叔父。刘秀曾经为叔父舂陵侯向严尤诉讼(租户)违反租约。
《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严尤(?—23),本姓庄,字伯石,王莽曾一度赐姓征,后为避汉明帝刘庄讳作严。汉代著名道家学者严君平(本姓庄,名遵,字君平)的远房玄孙。曾与王莽共读于长安敦学坊,新朝大臣、将领,官至大司马,封武建伯。著《三将》。自比乐毅、白起。颇受王莽器重,曾经担任大司马,征战无数,胜多败少。因多次劝谏王莽征讨四夷之举,被罢官。后启用为纳言、大将军,地皇四年(23)六月与陈茂一起率军与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会合,王邑、王寻派兵包围昆阳。严尤反对无果。围城数十重,城中请降,王邑不许。严尤劝纳降被拒。后刘秀率援军赶来,王邑、王寻轻敌,终于大败。昆阳之战后,严尤、陈茂逃到沛郡谯,背叛新朝,自称汉将。此时汉钟武侯刘圣在汝南称帝,严尤、陈茂前去归降,严尤被任命大司马,陈茂为丞相。但十余日后就被更始大将刘信剿灭,严尤、陈茂皆死。
韩蕲王,即韩世忠(1090—115),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绍兴二十一年(1151)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鄂西林,即鄂尔泰(1677—1745),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朝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雍正三年(1725),迁广西巡抚,次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雍正帝驾崩,与张廷玉等同受遗命辅政,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历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以病解职,卒,享年六十六岁。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二十年(1755),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案,被撤出贤良祠。著有《西林遗稿》。
相公,音xiàng gōng,释义:1、对宰相的尊称。相公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原专指曹操。三国·魏·王粲《从军行》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三国·魏·王粲《羽猎赋》:“相公乃乘轻轩,驾四骆。”相公二字始见于此,均指曹操。操以丞相封魏公,故有此称。若西汉丞相,封侯不封公,东汉三公不封侯者甚多,都不能当此称。魏末司马昭以丞相封王,则称相王。唐·韩愈《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宋·吴曾《能改斋》:“丞相称相公,自魏已然矣。”清·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花》:“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后“相公”一词,用于泛称贵族青年,《通俗编·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也泛称官吏。宋·王暐《道山清话》:“陈莹中云:‘岭南之人见逐客,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想是见相公常来也。’”还引申成为书生、丈夫、男妓的称呼,对男子敬称或贬称,亦是打麻将时对多摸牌(大相公)或少摸牌(小相公)玩家的称呼。
辛丑,指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年,鄂尔泰44岁。
元日,音yuán rì,亦称吉日,别称元朔、元正、正旦、端日、新年、元春等等。释义:1、指初始之日或吉日。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元日”意即“初始之日”。《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婚)以戊寅之旬为忌日,百姓多不从者。”颜师古注:“元,善也。”2、指正月初一日。《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包括贴春联和门神,除夕守岁,开门爆竹,是指吉日。
郎中,音láng zhōng,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晋武帝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隋唐迄清,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清末始废。《后汉书·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焕从其言,上书自讼,果诈者所为,征奋抵罪。会焕病死狱中,帝愍之,赐焕、光钱各十万,以子为郎中。”《韩非子·孤愤》:“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旧注:“郎中,为郎居中,则君之左右之人也。”
不料,音bù liào,意思是没有想到,没有预先料到。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疎,挟诈而取益州。”本条诗话的“若不料”,意思是好像没有料到。
经略,音jīng lüè,古代官名。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杜预注:“经营天下,略有四海,故曰经略。”南北朝时曾设经略之职,唐初边州置经略使,宋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简称“经略”。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即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数省军务,职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罢。民国初尚有沿置者。按:鄂尔泰于雍正十年(1732)因清朝在西北两路用兵,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其从未担任过“七省经略”。在清代,洪承畴在顺治十年(1653),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赐“经略大学士”印,驻扎长沙,主持进攻南明永历政权。有资料讹称其任“七省经略”。
中丞,音zhōng chéng,官名。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因负责察举非案,所以又称御史中执法。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唐、宋两代虽然设置御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在清朝,中丞是对巡抚的尊称。巡抚(从二品)是仅次于总督的封疆大吏,同时还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被尊称为“中丞”。
金中丞,即金鉷(1678—1740),亦名郭鉷,字震方,号德山,今辽宁辽阳市人。汉军镶白旗,世居登州。父延祚,从世祖入关,官至工部侍郎。鉷初自监生授江西广昌知县,洊升山西太原知府。雍正五年(1728),擢广西按察使,寻迁布政使,六年(1729)擢巡抚。乾隆元年(1736),被提督霍升劾,乾隆帝召入京,授刑部侍郎。临行,行装不治,以印券嘱苍梧道黄岳牧借铜务充公银千二百,又被巡抚杨超曾论劾,夺官,交刑部严讯。上以非正项钱粮,鉷以印券支借,岳牧以印册申解,非侵蚀比,命免罪,毋追所借银。五年(1740),授河南布政使,而鉷已卒。鉷才通敏,曾奏请“养廉外多增公费,或存县,或存司,庶於事有济。”上乃敕直省覈定公费。为广西布政使时,奏请州县分冲、繁、疲、难四项,许督抚量才奏补,上嘉纳之。州县缺分四项自此始。鉷,音hóng。按:金鉷于雍正六年起任广西巡抚(1728—1736),鄂尔泰于雍正六年起任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1728—1732),二人任期与地域有交集,故推测本条诗话中《在金中丞席上》的“金中丞”为金鉷。
酬恩,音chóu ēn,主要是指报答恩德的意思。唐·姚合《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诗:“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唐·罗隐《青山庙》诗:“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济世,音jì shì,意思是救世、济助世人。《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成玄英疏:“此盖小道,何足救世。”《后汉书·卢植传》:“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在本条诗话中,“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意思是,广西巡抚金鉷宴席桌上的来宾,扪心自问,都是依靠皇上恩赐而必须酬谢报答皇恩的客人;屈指而数,有谁是能够救世的干才呢?袁枚引用鄂尔泰的这一联诗,来表达其在担任大吏之后,诗风大变,由自怜自叹、揽镜自悲转变为心气高傲、睥睨众人。
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的万鳌矾石上,此石酷似传说中的巨鳌。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重建的。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卓午,音zhuó wǔ,指正午。唐·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济火(175—238),也称济济火、火济,尊称将军,彝名“妥阿哲”,汉牂牁郡(今大致贵州)人,为南中罗甸彝族默部君长勿阿纳第六世孙,系水西(黔西)安氏、芒部(镇雄)陇氏彝族土司之远祖。济乃父名,火乃已名,众称济火将军。济火深目身长,面黧色而白齿,以青布帛为囊,笼发其中,若角状。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彝戴之。相传,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时,水西彝族酋长济火曾于黔西北和滇东北部分地区亲迎蜀军,在今贵州西北积粮通道,协助平孟获有功,受封为“罗甸王”。
武乡祠,音wǔ xiāng cí,祭祀三国·蜀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一般称武侯祠。
武乡,武乡侯的省称,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辅佐刘备夺占荆州,攻取益州,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时因其军事才能追封为武兴王。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张桐城,即张英(1637—1708),字敦覆、梦敦,号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十六年(1677),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四十年(1701),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晚年隐居安徽桐城龙眠山。卒谥文端,雍正时赠太傅。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文端集》等。张廷玉是其次子,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为相,“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是中国历史的美谈。
翰林,音hàn lín,古代官名。翰林院本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唐玄宗时,为保密与应急,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林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本身无秩品。初置时并无员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既草拟诏制,亦参谋密计。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沿明制,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首相,音shǒu xiàng,谓宰相中居首位者。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是时,众中惟首相王珪因奏延安郡王当为皇太子,余人无语。”《宋史·曾公亮传》:“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扈跸,音hù bì,是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的意思。扈,指随从;护卫。后多指随侍帝王。《封氏闻见记》:“百官从驾,谓之扈从。”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宋·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诗:“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和,音hè,指依照别人诗词的内容和格律来写作诗词。《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又如:唱和;和诗;和韵。
按:本系列注释文章为原《硬读<随园诗话>》、《闲读<随园诗话>》、《详注<随园诗话>》三个系列的整理文章。由于最早的《硬读<随园诗话>》选用的是一个极其简陋的选本,原文错误极多,而当时一无所知,故注释也错讹不少。本次整理,拟将三个系列整合在一起,并重新查找资料,详加注释,以解决初读《随园诗话》者的阅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