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第一次看《士兵突击》,是在2014年。那时,备考一家商学院,笔试部分的素材之一,是观看这部电视剧。
一周完成,时间很紧,所以只是看了每一节的预告。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对许三多的深刻印象就是这个人太憨厚了,太傻了。
今天出差,在路上不想办公,想起了这部剧,看了前几集,有感动、有泪水、有欢笑。感觉一个字“实”,场景实、人实。
当兵前的许三多
当兵前的许三多,不管在哪里,都被欺负,给人的感觉就跟村里人给起的绰号一样”许三呆“。
在家里,他爹更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就是多出来的一个人“许三多”。
真正让他体会亲情的两个场景,一是他在田垛里,被人欺负,二哥为他拼命,他感动;一是他入伍,他爹送他上火车时,他爹泪流满面,叫了声“儿子”,那是他爹第一次叫他儿子,让他感受到了尊重和深沉的父爱。
到这里, 我看到有个评论,说:“其实许三多不傻,他什么都知道,只是平时被压抑惯了,让他不敢说。”
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我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总是习惯性的用命令、用高他一级的语气,趾高气昂的命令他去做某事, 很少能够平等、平和、甚至换位思考去沟通,以至于亲子关系总是不和谐。**
现在很多的教育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孩子能长成什么样子,就是在父母的口中。也就是说你把孩子说成什么样子,孩子最终就会长成什么样子,这句话非常的有道理的。
你希望你的孩子健康、自信、勇敢、有主见,那么你就这样夸你的孩子,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怯懦、胆小、退缩,那么你就批评你的孩子。
许三多的性格形成, 非常值得我深思和反思!
当兵后的许三多
当兵后的许三多,期初仍然被人打压、看不起和欺负。但是,他有常人没有的坚持和毅力,他有常人没有的纯粹和耐力,他有常人没有的自律和简单。所以,他一路都有贵人相助。
刚入营时,他是最差的兵,所以被发放三连五班,最没有希望的岗哨上。
但是,在那里,他依然每天练习军姿正步走,他的自律,让他从不会站军姿到成为军姿最标准的一个兵。
他的简单、纯粹,让他在被众人围攻的环境里,依然傻乐的认为每个人都是朋友。
他的毅力和坚持,他“愚公移山”的精神,最终唤醒了五班所有人的良知和责任,最后修成了别人想也不敢想、想了不敢做的路,并以他们五人命名。那时五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所以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少人能坚持到最后。
很多时候, 我们比许三多聪明、有想法,比他有能力。但是,我们却没有做成许三多做成的事。可能就因为没有他的纯、没有他的真、没有他的实!
后面继续看,再继续更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