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困难】
把自己的时间用简单而繁琐的事情塞满,从而既回避了困难,做不好事情又无法怪罪到自己的头上。
每一项任务,都有自己关键的难点,如果不将其攻克,自身的价值是永远无法提升上去的,在团队合作里,这样的人就是【南郭先生】,看起来很卖力,其实蹭了大家的光而已,一旦离开团队,就原形毕露了。
所以习惯于回避困难看似短期内沾了光,最终害的只是自己。
【正确思考】
有的人用双脚丈量世界,有的人用脑袋就可以。
这不是妄言,真的有人可以仅凭逻辑就推演出世间的道理,而那些正确的道理往往需要凡夫俗子历经沧桑方能得到,或许还可能不太准确。
而如何确定自己的底层逻辑和推导方式是否正确?
【经验局限】【猴子香蕉挨打】
一只猴子要在一堆猴子的阻挠下变成人,得需要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并掸掉所有试图把你往下拽的手,这就需要强大的科学思维和认知,只有你真正从理论上证明的东西,才会笃信不疑,才能屏蔽掉噪音。*
【自学】
成功之路大抵是需要自己探索的,因为其他人的经验并不能替代你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学了这么多没用,是因为你并没有把学到的东西通过实践去微调成自己的东西。
自学是无命题环境的关键,当外在压力不足的时候,产生出自我驱动力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在讲知识焦虑的不好,事实上,那些根本没有焦虑的,是连意识都没有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放弃自学,自我成长?
因为大部分的自学在短时期内往往都看不到成效,大多数的领域,都需要一段没有产出的黑暗时间才能突飞猛进。因此,是否愿意自学筛选掉了一批人,而能否熬过那段时间,又筛掉了一批人,最后获得回报的,自然就是极少数人。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用李笑来老师在书里的解释就是:当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
独立思考是耗费时间的,但同时它也是省时间的,因为若是一个问题能在思想中解决,那么往往比在现实中走弯路更省时间。
【表面原因】vs.【深层次原因】
-深度取决于使用的工具有多基础。
很多事情之所以要思考再思考,是因为表象的原因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几乎任何事情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它的深度取决于你使用的工具有多基础。
很多事情都值得深入挖掘,多问自己,是这个原因吗?还有更深层的因素吗?还能再拆解吗?还有更符合人性本源的动机吗?……想事情看问题就能更加透彻。
【正确类比】
-正确类比vs.离奇类比
正确思考除了逻辑以外,类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因为面对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我们的本能就会指引我们跟那些我们熟悉的事情去类比,从而加快理解。
然而类比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坑,若是不加辨别就可能接收到错误的信息,某些鸡汤就喜欢用离奇的类比,书里有个这样的例子:“人是正确的,世界也是正确的”听起来有道理,就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类比,事实上,这是个失败的故事。
类比首先是不能直接推出结论的,因为没有两件完全类似的事物;其次,在某一个侧面遵循相同逻辑的东西,才可以用来辅助证明,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才是类比正确的打开方式。
-【道理和感悟】
正确的类比需要在类比的侧面上遵循相同的逻辑,而道理这个东西也是这样。
- 逻辑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基本不会变,它有普适性,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也就是道理的本来面目,而感悟则是在特定状况下发生的,环境一变,策略就得变,这也是我们常常会搞混的。
【重复才是硬道理】
本书的重点简单总结:
1、懒惰和勤奋,不能从表面行为上去区分;
2、人们可以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3、不要问学了有没有用,学了就有用,只是用处大小之分,是否想得起可以应用而已;
4、强行要求所有人都平均,是对天赋更强的人的一种不公平;
5、几乎所有事都是越做越好的,接受一开始的笨拙,以及会被打击的现实,才能不畏惧开始;
6、计划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越有性价比越好;
7、很多传统如今早已不适用,万事万理只有从理论上得以证明的,才能说本应如此;
8、独立思考是耗费时间的,但也是省时间的,因为若是一个问题能在思想中解决,那么往往比在现实中走弯路更省时间。
9、几乎任何事情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它的深度取决于你使用的工具有多基础;
10、类比只能辅助理解,而不能直接推出结论;
11、道理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是逻辑化的,是不太会变的,而感悟则很受当下环境的影响;
12、当别人忽略你的观点时,你大可不必为此懊恼,这不代表你的表达不对,而是提醒你,你该尽快成为能够配得上你观点的人。
13、有效的交流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不是赢过对方;
14、要成为一个人脉很广的人,首要的条件是自己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可交换资源。
15、重视复利的作用,打开眼界,分清当下和未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