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楚门的世界》,再对照当下的围观时代,越发觉得真与假本就没有绝对的边界,更不是内心强加的对立,而是彼此交织、相互印证的存在。

楚门的人生于他而言,是彻头彻尾的虚假——亲友是演员,小镇是摄影棚,连日出日落都带着设计的痕迹,可那些被镜头捕捉的喜怒哀乐、他对生活的热忱与对自由的渴望,又都是无比真切的;而镜头外的观众,看着这场“真实直播”共情、狂欢,他们眼中的楚门是真实的,可这份真实又建立在楚门被蒙在鼓里的虚假之上。
就像当下,有人主动分享的生活片段,看似是毫无修饰的真实,却可能为了流量过滤掉狼狈与平凡;有人觉得这些分享全是表演的虚假,可分享者在其中投入的情绪、收获的共鸣,又真实地影响着彼此。

这正应了“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的通透——佛学里说“万法唯心造”,不是真与假由心捏造,而是我们对真假的执念源于内心的分别心;道家讲“齐物论”,万物本无绝对的是非对错,真与假不过是我们站在不同立场的评判。
楚门最终挣脱的,不只是虚假的世界,更是对“真实必须纯粹、虚假必该摒弃”的执念。而我们身处的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真与假,被动暴露的隐私里有真实的人性,主动展示的生活中也有虚假的修饰,二者不对立、不割裂,只是生活的不同面向。
真正的清醒,或许不是执着于分辨真假,而是接纳这份交织——明白真与假本是一体两面,不被分别心困住,只在每一个当下,守住自己内心的笃定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