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需要通识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每年六月的七号八号,都是超过1000万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日子,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几十年来,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全国性考试,为我国各大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在引导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是,它虽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择的公平和公开性,但是,毫无疑问,中国的应试教育,热衷追求功利和实用,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学生成绩导致了知识面的狭窄化。
在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选院校、选专业,更是让学生及家长如同迷失在原始丛林的猎人一样,毫无方向,他们一般只知道哪几门学科的不完整概念,面对全国数百所高校,每个高校的十几种专业,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了素质教育,也出台了不少高考改革措施,但不论是以前的文理分科,还是近年来“3+x”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更是没有能够有效扭转学生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
导致在我国的人才选拔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国民素质有待提升,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应试,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就是推广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去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融合,更能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
其实,通识教育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无论从我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志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旨在使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而且在国外高校,早已开始推行,早在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就有教师在实践,1930年,芝加哥大学就已经有了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
第二个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理想,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就如同妇孺皆知的故事—井底之蛙,一个人只有见过更广大的天空,才会想要飞越到太空,
如果在进入专业学习前,就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就可能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知识结构,
而这种知识结构通常不同于且超越于为其讲授单独一门课程的老师。这就为日后的创新埋下种子,将来必然会生长出比教师更宽广的视野、更远大的目标,而且如果衔接良好的话,也会成为后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总之,只有推进通识教育,才能逐步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完整全面的发展。
作者/晓萌
编辑 /Carina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