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为13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父母是无需证件就能上岗的职业。
这话的意思大家都懂,就是很多人不具备教育的基本能力,还在干着毁人不倦的事儿。
想来做父母也是挺难的,不管怎么做,总会有人说不对。严了,不尊重孩子;松了,不为孩子未来着想;给孩子钱花,惯坏了孩子;不给钱花,克扣零用钱;陪伴孩子多的,不如好好工作,给他一个拼爹的高起点;不陪伴孩子的,只知道赚钱,钱再多孩子的童年还能回来吗?
有点像二人骑驴,怎么都是别人有理,所以看起来,似乎人人都做不好父母,然而对于子女来说,除了虐待老人以外,好像很少有人会指着“不会做子女”的。
这就有点不公平,我们只说父母不懂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却普遍偏低。
当生存能力退化以后,父母已不再适合继续跟年轻人一起争夺生存资源了,他们逐渐地退出社会中坚,很多老人就此闲散度日,失去了生活目标。
很多子女会把这种不愁吃穿的状态称为“享福”,老人们自己也觉得自己好像过得挺好,但又不知怎么就是浑身不爽,感觉很矫情。
其实这是对“享福”最大的误解。
未来的老年人能够自给自足的会越来越多,要达到这种“享福”的状态也越来越不需要依靠子女的赡养。因此,如果这样就叫享福,那么作为子女当然是太容易了,因为本来就不需要做什么。
中国有大量的老年人,他们热衷于催婚、催生,也热衷于帮子女养育下一代。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除了邻里之间的攀比和压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找不到自身价值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年轻时候干啥啥都行,现在感觉什么都没了用武之地,所以也只能通过“忆当年”过两句嘴瘾。如果能够通过工作获得快乐,他们大都是不愿闲散的,但各种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服老。
以前做一碗饺子,孩子吃着津津有味,现在馆子里做得好吃得多。当什么都能用钱买到更专业的,他们那些换不到钱又买不到快乐的技能就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感,生命的强韧度就渐渐消失了。
我自己在工作之后,就很少回家吃饭,有时是为了节省时间,叫点外卖就可以接着做事,有时是不希望父母为了我的到来而准备太多,等我走了之后又吃剩菜。
母亲常常会提出到我家帮我擦拭窗户,甚至每天帮我送饭,我都拒绝了,一来是她不会开车,来回太辛苦,我叫个服务就几分钟的事儿;二来是我不习惯欠别人,尤其是人情,父母的也一样;三来是我的私心,我希望有更多的私人空间。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我们所谓的为了父母着想,其实常常是为了自个儿,很多人不一定想得很清楚,是他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动机给埋起来了,把为人着想的那部分给展示出来了。
为人子女,并不一定要报答父母之恩,毕竟恩情不是一种交易。只是,就算只把父母当成普通朋友看待,至少也该用心以待,不是以你的便利出发去解释他们需要什么,而是从他们真正的需求和快乐出发,为他们提供产生快乐的机会。
找到父母的“剩余价值”,让父母的生命在后面的日子里绽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