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绝对不是你读到的那些字,而我们读历史,却也只能读那些字。剩下的,我们要感谢历史之外的那些字。
这很让人头疼!
我们做一个假设——
假设让司马迁和司马光,二司马来写《红楼梦》,大概二位先生会如此写——
“贾贵妃,讳元春,时上大选,元春得入掖庭。有才色,得幸。上甚爱之,为贵妃。贾氏一门,一时权势遮日。后以忤旨,薨,宫掖事秘,无知其由。有司参宁国公、荣国公子弟跋扈张扬、枉法不敬诸阴事,上震怒,因夺其爵,籍没家产。贾氏由是没落,其小子名宝玉者,不知所踪。”
101个字,就可以搞定。而这种“搞定”,在二十四史之中,无处不见。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如果让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笔法来写二司马所写的文章,那么不知道有多少贾宝玉、林黛玉出现?真是无法计算。
史书就是如此,随意几个字,却蕴藏着无边无尽的狂喜跋扈、悲怆无奈。一页翻过,便是数十年数百年的辛酸泪,数百个宝玉黛玉呼啸而过。所以历史厚重。
所以史书不能只读字,你便是把二十四史全部背下来,你对历史之所知,也不过九牛一毛。曹雪芹把历史横着一刀劈下,切开它血淋淋风戚戚雨惨惨的面目。
你才一声惊叹,原来历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