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琪
作者吴松超。
很是奇妙的感觉,这本书是冲动之下买的。为什么说是冲动之下,脑子一热呢?
其实这本书我知道是党玲芬老师领读,她是我非常佩服的老师,虽然一直未见其人,但先闻其声。她研究的《于永正系列丛书》就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
可是我对所有的领读的书目都是参与的状态,并没有仔细去阅读过某一本书,《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除外,因为我有自己的阅读计划,如果跟读的话会影响我原本的阅读计划,所以大多数都不跟读。
如果对哪本书感兴趣,领读完毕后,拿着讨论稿仔细斟酌里边的内容,感兴趣的话再去直接买一本看,所以,我更多的是二手书阅读——也就是看别人的研讨成果。“看二手书”这个词汇我第一次见也是吴松超老师提出的。
原本我以为二手书是买别人的二手书,其实我买了好多的二手书,一方面是为了省钱,一本书可以省下来十几块钱 我可以买更多的书;另一方面是看看别人在书上做了什么可以参考的笔记。
可是,这里的“二手书”却不是想象的那样,而是看别人讨论之后留下来的别人的思维与成果。
言归正传,买这本书是研讨之前主持人推送时,说“这本书的跟读是作为教育时报评优秀会员的标准之一”,评优秀会员这几个字幕刺激了我。
并不是说我要参评,我还没有资格;而是说,既然作为参评标准之一,那么这本书的可用价值一定高,一定会有我想要的学习内容。
基于此,淘宝购买!
我拿到书是领读前的两天周三拿到,可是我没有时间来读,就算读了,我也跟不上去。
因为我胆怯,我怕我的阅读内容很少浅显,因为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我每天写的【共读】到底是哪种类型。
每天的日更,看似有条理,有寄托,可是,我真正读不出我的写作模式是什么?是随心所欲,还是按“模板”来写,又或是写一次改一次,提醒一次换一次……所以我是迷茫的。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我的风格是什么?
当拿到这本书之后,一个上午读了半本书,怎么也放不下了。立马把他推荐给朋友进行共读,再来个思想的碰撞。
关于这本书:
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她是一本真正的教师写作指南,从各个方面阐述教师应该怎样写作。
打算把他重点内容思路抄下来,我相信也会是一个大工程,因为真真的写作指南。
关于这本书:
解决了困扰我好久的问题——读后记,应该以哪种方式进行收尾。
作者推荐了几种:
01.荐书类——真诚的推荐一本书。
写给别人看。
是一种态度明确,利于作者直观的认识,能激起阅读兴趣的读后记。
特点:写作重心放在介绍书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序言后记中找),可能产生的影响价值的核心信息上,很少谈及自己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其实就是对书关键信息的搜集与重组,用较少篇幅把内容表达出来。
可以尝试从热点问题或人们习以为常但积重难返的问题切入,解读书的价值,确定文章的内容主体。
为了展现书的精彩,一些内容可以直接引用,但是一定要控制篇幅。
更多的时候是要做转述,并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体验、观察等,这样就避免将文章写成扩大版的内容简介,会让文章显得生动、耐读。
02.梳理新知类:把所学写得条理清楚
写给自己看——写精华。
把书读薄:梳理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重点在于呈现书的精华,而不是阅读体验和感受。
梳理时梳理出来一条线或者一个主题。梳理出书的精华内容,按照某个逻辑清晰系统的写出来。
精细化阅读,做好标识和批注,把读书时的想法用简要的语言记录下来。
书全部读完之后,对圈画出来的文字再次阅读,对批注的文字再做梳理。
一本书给自己的启发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个重点展开,而不要面面俱到。
03.读后感:不吐不快,生成真知
读书是单向的信息接收活动。 积极地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中形成真知。
与自己交流——作者说的符合自己的心意,他讲的我怎么没有想到?以此,自己想到了一件事,想到了之前读到的一句话,我突然顿悟了一个道理……
读书是从作者那里获得信息、经验、智慧之后,我们得以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思维经验。
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来 “集中阐发”。这个点可以是书中众多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自己对全书内容的整体理解之上的感悟。
写读后感不必拘于章法,不必追求“整体把握全书”,把读书过程之中的共鸣心得、启发感受、质疑问难等所思所想真实而详尽地“和盘托出”很关键。
主题要集中。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所产生的想法是很多的,但要完成一篇结构完整的读后感文章,就要对自己的心得收获、所思所想做一些梳理,把内涵一致或相近的内容集中到一篇文章里。如果读一本书,想法很多,涉及方方面面,那就多梳理出来几篇。所谓“把书读厚”,大概就是如此。
提炼读后感的内涵核心,为文章拟定标题。“读《xx》有感”这样的表述不是文章的标题,只能作为副标题。
04.书评类:发现一本书的可爱与可疑
书评就是对一本书的质量品头论足,或发现特别之处,有价值之处,或提出疑点,可商榷之处,给出意见观点。
书评要有论点、论据支撑。(客观角度)
讲真话——学识与阅历的支撑!
读完这本书,仔细发现自己的阅读读后记存在问题。自己的每一篇读后记好像都有掺和,不隶属于里边的某一种类,而是都有杂合,所以,文章没有固定的看法。
说是荐书吧,也有作者介绍,内容介绍,但也有感受;说是梳理新知类吧,自己没有一条完整的线;说是读后感也没有特别深的实践延伸;书评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说,这本书需要再次细读,找出写作的最佳办法,写出好文章,有意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