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居丧的人旁边吃饭,没有吃饱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哭泣,就不再唱歌了。
【我的收获】
这两篇说的是孔子具有同理心,对他人的悲痛能推己及人,感同身受,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孔子发自内心尊重他人,体察他人的哀思,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理解和支持。
这样“为你痛为你悲”的举止行为一定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关爱,现代人常常说一个人情商高,就是指他为人处世考虑周到,表里如一。
《八佾篇中》提到,孔子是这样一个真诚的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待人真诚,具有同理心,这样的人如何不受朋友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