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慧,才能让人生更圆融,拥有幸福的人生。
当我们情绪毛躁时,对人对事都不能正确客观地处理,在别人面前就是一个情绪发泄桶,让人觉得十分可笑和低能,能量场也变得很低很低;当我们内心感到焦虑时,恐惧和不安时刻萦绕在心底,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更严重会变成抑郁心理;当我们说话做事以低情商应对,会遭到他人的鄙视和不满,渐渐地失去了自信和尊严;当我们习惯以“小我”来看待,以自私自利来处世为人,就会变成井底之蛙,就会站位低、格局小,无所成就。
智慧是以内心的富足、以能量的充沛、以处事的圆通为基础。智慧是不可说,蓄养其内、表发其外,“执中”之理,能达“天人合一”之境。
一个智慧的人,首先是一名觉者。即觉醒、觉悟的人。做人不可糊涂,人生糊涂如浑浑噩噩般度其一生,最终不知意义何其有。把人生看得更加通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生于天地间,既要懂得自然规律,又要遵循规律,花有花开花谢,月有阴晴圆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来有去有阴有阳,有得有失,要明白我们是无法逃脱自然法则的。所以,我们一生所追求的,可以用《易经》里的几句话来遵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利人付出,才会有所得,才会有价值意义。厚植德行,积攒品德,才能精进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真正有所得。
一个智慧的人,必定会多向内求。人的欲望来自动物之本能,因为人有生存需求、情绪需求、实现自我需求,所以我们在自然之中、社会之中,不断地索取,以获得为满足,不断增强自己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一个俗人的身份,名利、地位、财富,这些都是人尽其一生来追求的。但是,命运的齿轮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那么公平,有的人简简单单就能得到别人难以企及的东西,有的人用尽一生却还是穷厄。在感叹和埋怨命运不公的同时,却发现已经成为追名逐利路上的行尸走肉。其实,外物不一定能让一个人感到幸福,而内在精神的丰满,高雅的志趣,才能让人不虚度年华,时刻感受到生命可贵的意义。向内求,求的是品德的高洁,求的是品行的精进,看到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而进步,感到的是喜悦与满足。
一个智慧的人,能够正确应对外在。不会盲目,自己的头脑会绝对清晰,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会固执,这种固执是不顾他人感受、自以为是般的固执,能辨别真伪、明恶扬善,能“和光同尘”与人为善。外在的起起伏伏、忽明忽暗,都能真切辨析,看得明白。在人事上,会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处理,做到胸有丘壑,面对时波澜不惊。能够主动的屏蔽一些低能量、低纬度的事物,不惊不扰,不以情绪对抗,能和缓地应对,说话如阳光和煦,暖照他人内心,做事顾及他人,既能找到自己的尊严,又能给别人尊严,以正能量树立好的导向。
一个智慧的人,一定会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自己与宇宙的关系。志意高远,循循而上,以通达、至诚、精进去追求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