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一个被大多数人淡忘了的传统节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介子推当年割股奉君,被视为忠君楷范,但他宁可与母亲烧死山中也不肯出来做官的故事也被传为千古美谈,他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孝子。
介子推就是运城夏县裴介村人,前年清明节前夕,我与上一届青鸟班的学生及家长举行清明节游学活动,专门到裴介村寻找介子推的足迹。
以前我到山西介休的绵山游览时,我还专门与介子推的塑像合影留念。其实,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介子推背着母亲是不可能跑到远在几百里之外的绵山的。最有可能的是到我们万荣的孤山,而且现在还可以找到相关证据。这并不是我的随意猜测,我们家的陵园就选在介子坡。那是在2004年,我们这一辈兄弟十人商议把我们家的坟迁移在一起,于是才找到介子坡这块风水宝地。我们兄弟十人有的出地来换这块好地,有的出钱买树,很快,我们就换置到现在的这块宝地。大约有二亩大,共栽了松树、柏树、银杏等十多种二百棵树。先是迁移了曾祖母的坟、大爸大妈的坟、二爸二妈的坟,还有四叔的坟,后来我父亲在2004年去世后也就埋葬在这里。到现在为止,先后立了好几块碑。
每年,我们兄弟子侄一大家子便一起到介子坡这个我们家族的陵园来扫墓,我们兄弟姊妹也可以团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我们这个家族因着这个陵园而更加有凝聚力,我们也想努力传承我们家族的良好家风。我有一位兄长,年龄比我大十好几岁,早已退休。他在宣传部门工作了一辈子,他曾倡议由我具体负责联系我们各个小家庭的能写文章的成员一起出一本家族刊物,书名就叫《家风》。经过一两年的酝酿准备,我终于把这本书的电子版都结集成册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如愿成书,但是,我们后来成立了一个家风群,有利于我们彼此沟通交流互动的群,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我经常会在群里大一些家庭教育的专业资源和基本常识,引导年轻一代重视家庭教育。
我们的父辈一代以经商起步,以务农为主,到我们这一辈也有经商的,也有务农的,也有考入学校的,像在宣传部门上班的兄长和我都是中师毕业。到了我们的下一辈,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要比我们要好多了,考入正式大学的至少有10人左右,所以大部分都在比较好的正式单位或公司上班。这在我们仅有五百人的小村庄来说已经是非常厉害了,我们家族也算是打翻身仗了,也可以扬眉吐气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个人以为,真正的家风传承,就是要在孝顺父母的基础上,为家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