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假里,我有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经历,那就是成为了国际志愿者中的一员。3年来,我一位要好的朋友不仅参加过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的国际志愿活动,还飞到了地球的另一面——南美,继续她的志愿者生涯。看到这位朋友奔波在大洲之间的身影,我不禁也想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于是就有了这次6周的泰国之行。
在出发前,接收组织已告知了我们大致的任务,那就是到乡村地区的学校去教授小朋友们基础的英语。泰国作为一个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虽然它是一个闻名的旅游国家,英语的普及程度要比中国还要好,但是深入到乡村的学校,学生们能够接触英语的机会是远远要少于城市里的学生。因此志愿者所要做的,便是带给他们基础的、实用的英语知识。
临行前的准备是匆忙的。尽管早早地就预定好了来回的机票和签证,被两场大考试压身的我在出发前的前几天才开始考虑需要携带的行李,那几天可没为随身行李少操心。因为在出发前往学校之前,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会相聚在一起交流各国的文化风俗,因此我还需要准备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件、小礼品、小点心,我甚至还为才艺表演,与分别来自哈尔滨、长沙的同项目小伙伴一起购买了一套民国风格的女学生装。
当一切准备就绪,我搭乘上准点的亚洲航空,顺利飞到了泰国。在与各国志愿者们在法政大学度过了3天的适应期后,我们便分别派送到3个省里“下乡”了!
泰国的乡村地区没有了曼谷的热闹和繁华,到处是宁静的气氛和生活慢悠悠的居民。我的寄宿家庭住在碧武里大学附近,经营着一栋3层高的学生公寓。在下乡的第一天,尽管我们只能用很有限的英语单词,并辅助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但是我被他们的热情和好客感动了,我何曾想过,他们还会手把手地教我烘焙布朗尼蛋糕?这种和家人般的相处模式,使我很快就适应了泰国的生活。
我的泰国妈妈不仅照顾着我在泰国的生活起居,她还是我所工作的小学的其中一位老师。我所在的watnongmailueang school,全校师生加起来才不过70人,其中有4名的教师。这里的每一名老师都是全科老师,同时教授着两个年级,但最令我感到震惊的,莫过于学生们的上课模式。
在我的印象里,老师便是站在讲台前,为学生们讲授课本的内容、讲解习题,然而在这里,由于教师的不足,学生们只能对着教室里小小的电视机收看教育频道,按照模范课堂的录播来进行学习。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精神难以在课堂里集中,自然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挑战,在第一节课开始就出现。
在第一周,我被分配到教小学三年级和小学四年级。我天真的以为同学们或多或少能够明白一些课堂的指令,然而我所得到的英语反馈仅仅是“My name is….”,于是在第一周里,我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用图片辅助,教会了他们说出了一些水果,以及建筑物的名字。
然而我希望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我希望能够真正地给他们带给一些变化,哪怕能够让他们听懂一些简单的句子,于是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慢慢地教会他们使用why, what, when, where, who这些基础的表达,让他们能够与我进行互动。而在这之前,我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中国人的我,与泰国的小朋友之间难以沟通,为此,我下功夫去学习了一些在生活上可能会用到的泰语单词,并决定把翻译软件的功能最大化地使用出来。例如我知道对于翻译软件来说,输入的语序和句子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了翻译出来的质量。于是我在向学生询问的时候尽可能地把句子减缩为主谓宾结构,使用短句表达。通过翻译软件,我还找到了一位机灵的小朋友,她能够理解我的指令,并且把它传递给其他同学。至此,我感到课堂终于走到了正轨。
6周来,工作日的每天,生活是重复的,我仿佛回到了两点一线的日子,不同的是现在的我站在的讲台上面,面对的是一双双散发着强烈求知欲的眼睛。我累并快活着,这样的日子在泰国夏日的微风中悄悄地就全部流走了。项目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我所有的疲惫都被学生们齐声的I love teacher所清扫——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们这个句子。泪水充满了眼眶的我,衷心希望着日后我们还能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