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和其他人分享,而最好的分享方式是举个例子,在中国语言内涵极其丰富的前提下,举例说明是最有效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段时间,听朋友说了个笑话,就是关于中国语言的。
中国老师带领几位外国留学生出门,中国式过马路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的,于是老师和大家说,过马路一定要要看车,这是中国千万要看车。离开学校大门来到过一条很宽的马路,疾驶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老师再次嘱咐看车看车,于是几位外国学生集体站在门口,傻乎乎地注视着来往车辆一动不动。老师说的“看车”原意是是注意车辆确保安全的意思。可是外国学生却理解为认真“观看、注视”的意思。这就是误解,而我们在交流学习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而举个例子就很容易避免,比如这个老师,假如她说“同学们,前几天一位外国友人在过马路时只看了红绿灯,万万没想到冲过来一辆车,差点出了问题,中国情况有些不同,所以请大家过马路时一定要看车啊”,相信这么一来就不会出现全体傻乎乎看车的事件了。
那么,如何举例会让听众更加好理解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是联系经验:每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事,即使是发生了欧洲发生了全洲大混战,可能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家人身体怎么样?公司会不会按时开支?这是常识,所以我们要是希望对方记得住、记得清,把内容与对方的经历和经验结合起来讲一个身边的案例,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前提是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听众。曾经有一句放话叫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就是也是这个意思。
二是选择事件:每个人除了关心自己的事以外,其次最关心的就是热点事件了,比如我们上一条讲的世界大战。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一定可以联系对方经验,那就去寻找一个热点,八卦类的最好,人们都有好奇心,完全不分男女老幼。所以多看看明星、多看看新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关键是看完后要有积累,用的时间可以联系的上。比如,我们要是说一个关于如何追到另一半的知识,大家未必特别感冒,但是我们要是说,“你知不知道,李晨其实是这么这么着追上范冰冰的”,相信大多数的听众会眼前一亮。
三是情景带入:举例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叫情景带入,也可以叫角色扮演。每一件都经历过很不容易做到,但是研究发现,人们如果在脑子里过上一遍,想象一下这件事情的人物、情景、动作、对话等等,也可以起来亲身经历的作用。乔布斯就最擅于采用这种方法,他在劝说一位工程师加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想象一下在海浪最前端冲浪是什么感觉,很兴奋刺激吧;再想象一下,在浪的末尾学狗刨,一点意思也没有吧。来苹果吧,你可以享受全世界的眼光”。于是阿特金森入伙了。
四是反思加工:我们还可以在让听众就知识内容进行一次反思和预测,这也是一种举例,不过这需要听众对我们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才行。这种用法一般是问一个问题“以前你的朋友如果向你这样的要求,你会怎么办?你觉得如果当时你换成我们刚才讨论过的方法,结果会变成什么样?”
举个栗子的感觉怎么样?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用以上方法给你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举个栗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