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以成德
先生长篇大论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务是惟以成德。然后,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各具所长,各安所长, 各用所长。这些观点,几百年以后的今天读来,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这一代人,都接受了完整的义务教育。我们大多数人,好像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一样的,毫无特色。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自信于,自己所学的文化的先进性。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在继续着这种标准化的生产。不由想起了。最近所看的一部电影,《大护法》里面,影子一般可怜的人。先生心中的理想教育模式,学校教孩子以仁和德,按照孩子的禀赋性格特点各尽所长,发挥才能。乐在其中。各行各业相互配合。和谐其乐融融。各行各业的分工,用五官来做比喻,高下贵贱之分,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假使如此,孩子们的学习与人生, 是否会快乐许多呢?社会风气,道德环境,是否会好许多呢?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殆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要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时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皋皋,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惑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 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