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政府大楼出来,我和同事顿觉如释重负,我紧紧地把文件抱在怀里,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庄严的办公大楼。“怎么了,觉得后悔去县城了?”身旁的同事开玩笑道。“怎么会,我只是在想,将来会不会有孩子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工作?”同事点了点头,“一定会的,他们这么努力,而且现在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只要他们是金子就一定可以发光的。走吧,回去了。”我们两人走向停在台阶下面的商务用车,近些年,市里对我所在县的拨款力度加大,为了方便办公,县里划出一部分款项购买了几辆车,这对我们常常要东奔西跑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大好处。车行驶在路上,夏日未过,阳光仍旧喧嚣,想着那些精灵一样的孩子铁定猫在茂密的竹林里玩耍,我的心头就是一片沁凉。这些年,我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是孩子的身影,每一天睁眼闭眼都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哭声,在小镇里待久了,我倒更像是这些孩子的妈妈,而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支教老师了。
一直以来,我都在拼命读书,研究生毕业后我幻想过自己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许会在高校里做一个老师,或许会在某个研究所里做一个辛勤工作的研究员,又或许是其他的职业。我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会在城市里兼顾事业和家庭,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旅游观光,让我来到了这个小小的县城。我刚到这里没想着会长期待下来,说实话,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到底还是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任期满后,县里的领导对我们这些支教老师进行挽留,可能是因为县城的绿水青山实在太美,我心软了,从那以后,原先那一批支教的老师只剩下我还留在这里,而现在,我成为了县里负责教育最年轻的领导。有一句话说得好: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近日,我常常反思自己跨越山川河流,来遇见生命中注定遇到的人与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他们需要,这里的孩子需要教育,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教育机会却是需要靠争取的,我想要做的是把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走出去看一看世界。时间过得很快,我已经扎根在县城好几年了,这些年县城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家和外商来投资,给当地的百姓提供又多样又好的工作岗位;网络信号覆盖每一个角落,再也不会出现孩子们到我们办公室借网络学习的情况;农业智能化最大程度上帮助农民解决了耕地少、看天吃饭的难题,不少地方都向我们县提交订单,现在向外发出的货品大多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蔬菜,不仅卖相好,顾客吃着也放心。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色产业也在我们县落地生根,百姓响应号召,主动学习先进技术,不少出色的青年人还被公派出去学习,回来后继续为家乡服务。最让我高兴的是,所有县城里的孩子现在都在接受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的教育,学校再也不缺课本和老师了,前几年,通过市政府拨款和义捐,建造了不少学校,可以说,给孩子们提供的环境绝对不输于那些大城市。回想这些,我很欣慰,原先去市里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现在缩短了一半,没等我好好回顾,车子就停在了我们县政府办公楼前。一下车,迎面走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看见我很是激动,大声叫我的名字,“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接过他递来的录取通知书,我半天才开口,“真好,总算熬出头了,下午我们给你庆祝一下!”我看着他,突然就哭了,每当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我的心中都很酸涩,他们这一批孩子是受党和政府恩情最大的人,他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和前几年可谓天壤之别,我心中既替他们开心,又为之前部分孩子因条件有限而没有拥有更好人生的状况心酸,不过好在,如今一切都变了,而且只会愈来愈好。
我微不足道,却梦想着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这些恰巧出现在我生命中的孩子,用他们单纯的爱温暖着我们,让我感受到千里之外的清新与欢愉。他们的灵魂美丽而高贵。我不敢说自己有多么大的功劳,只是多年坚持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只要我的热情还未枯竭,只要我还有时间,我就会为县城的教育事业再做一些事。这些年,我得到的远比我牺牲多,那些光,那些影,那些声音和稚气的脸,总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想起我刚到这里,也是盛夏光景,那时阳光透过树荫落下斑驳,风吹过农田里的杂草,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互相靠着哼歌,其实那时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