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陈风》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这首诗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那些人为什么去株林?去找夏南,不是去株林,是去找夏南!
驾着四马大车,说(shuì)于株野,在株林停车解马,驾着四驹轻车,到株林吃“早餐”!
马和驹有什么区别呢?在古代,马高六尺以上称“马”,诸侯国君所乘。诗中“乘马”者指陈国的国君陈灵公。乘驹的又是谁呢?马高五尺以上、六尺以下称“驹”,大夫所乘,“乘驹”者指陈灵公的大臣孔宁和仪行父。他们为什么要往株林去?难道真的是去找夏南玩吗?不,他们是去找夏南他妈玩。
整首诗只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夏南,也叫夏征舒,但夏征舒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他的母亲夏姬,堪称排名第一的艳后,国君和大臣频频的往株林跑,是为了夏姬的美色,和传说中夏姬功夫了得的房中术。以致于发生了国君和大臣,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混乱。
夏姬出生于约公元前640年前后(楚成王三十一年),是郑国国君郑穆公与少妃姚子所生,她非常漂亮,蛾眉皓齿,杏眼桃腮。
夏姬在少女时代,就与她的哥哥郑灵公(子蛮)私通,三年后,子蛮死了。
按照夏姬的身份,应该嫁给一个国君才对,陈国是一个小国,陈国的大臣孔宁和泄治到郑国来提亲,提亲的对象是陈国的大夫夏御叔,夏姬就嫁给了夏御叔,夏御叔的封地在株林,他们就住在株林,夏姬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夏御叔和孔宁的关系很好,孔宁是常去夏家,是常客。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夏征舒。虽然夏御叔也曾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因为夏姬的美艳吸引了夏御叔,也就不追究了。婚后十二年,夏御叔死了。
公元前615年(楚庄王三年),已年过三十的夏姬,仍然是青丝秀发,秋水翦瞳,肤如凝脂,婉若少女。夏御叔死后,孔宁来夏家来得更勤,没有多久,孔宁就跟夏姬好上了。孔宁和另一个大臣仪行父也是好朋友,有一天,孔宁从夏姬家出来,拿着夏姬的内裤,那时不叫内裤,叫锦裆,是夏姬赠送给他的,孔宁就把这内裤拿出来向他的好友仪行父炫耀,这让仪行父也开始想入非非了,后来,仪行父也成了夏姬家的常客,没事就往株林去找夏姬,也成了夏姬的常客。
夏姬见仪行父一表人材,身材高大,鼻准丰隆,也很快倾心于他,有一天,夏姬和仪行父床上云雨之后,夏姬就解下身上的胸衣赠送于他,那时不叫胸衣,叫碧罗襦。仪行父就拿着夏姬赠送他的内衣向孔宁炫耀,看仪行父和夏姬打得火热,孔宁受到冷落,醋意顿生,想方设法要讨好夏姬,于是,他去见了国君陈灵公。
陈灵公是个昏庸的君主,为人轻佻,好于酒色,对国家政务不闻不问。孔宁在陈灵公面前大赞夏姬的美貌,尤其是她娴熟的房中术,绝对没有领略过,说得陈灵公垂涎欲滴。但陈灵公也心存疑惑,他说夏姬年过三十,恐怕早已是桃花改色了吧,孔宁说,夏姬通晓房中之术,驻颜有方,现在还像十七八岁少女模样。这引起了陈灵公极大的好奇心。
第二天,心潮澎湃的陈灵公,便在孔宁在陪伴下,微服出游株林,来到了夏姬家。事前得到消息的夏姬,自是一番梳妆打扮,花容月貌迎接陈灵公的到来,陈灵公见到夏姬,听她声线甜美,婉如黄莺,看她样貌可人,月落鱼沉,顿时双䐚发软,两眼放光。
酒席之中,夏姬秋波频送,盈盈敬酒,让陈灵公方寸大乱,形态尽失。等到夏姬换下礼服,穿上一身淡装,更似月下梨花,雪中梅蕊,另有一番卓约的风姿在陈灵公眼前摇曳,陈灵公哪里还能把持的住哇。
是夜,陈灵公搂着夏姬入帷,解衣共寝。但觉夏姬肌肤柔嫩,满怀芳香,交会之时,宛如处女。夏姬面对国君,使出了浑身解数,有少女的羞涩,表现出弱不胜情的模样;有少妇的温柔,展现出柔情万种的态势;更有妖姬的媚荡,流露出分外的新鲜与刺激。整夜沦陷,风月无边,不知不觉早已天亮,陈灵公也拿了一件夏姬的内衣。
在朝廷上,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各自拿出夏的内衣,在朝堂上相互戏谑,泄治(当初和孔宁一起去郑国为夏御叔提亲)劝谏说:"国君与君宣扬淫乱,人民就无所效法了,且名声很坏,君王请把它藏起来吧",陈灵公说:"我会改正的",退朝后,陈灵公就在孔宁、仪行父面前流露出讨厌泄治多管闲事,,二人请求杀死泄治,灵公没有阻止,于是他二就把泄冶杀了。
陈灵公主动邀请宁和仪行父同往株林,幽会夏姬,来场连床大会,结果就弄出一妇侍三夫的历史被载入史册。诗中的那句“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说的就是君臣三人同往株林的历史名段。
夏征舒也渐渐长大懂事了,看见母亲行为放荡,不成体统,但又畏惧陈灵公,无可奈何,只能每次听说陈灵公要来株林,就找个借口躲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公元前599年(楚庄王十五年),夏征舒已经长成身材伟岸,办大善射的青年,陈灵公为了取悦夏姬,就让夏征舒袭父亲的司马官职,执掌兵权,夏征舒很感恩,在家中设宴款待陈灵公,孔宁和行仪父也在场。夏姬顾及儿子的面子,就没有出来陪酒,酒喝多了,君臣之间开始相互调侃戏谑,。陈灵公说夏征舒长得像孔宁,孔宁又说夏征舒长得像国君您,说完互相抚掌大笑,没个人形。
夏征舒听了恼差成怒,忍无可忍,于是就起了杀心,便偷偷的把夏姬的内室锁了,从便门溜出,吩咐随行士兵把守埋伏,夏征舒自己戎装上阵,手执利刃,带领家丁从大门杀进去,三人大惊失色,起身就跑,陈灵公跑入内室求助夏姬,哪知夏姬的门早已上锁,陈灵公转头向后院奔去,夏征舒穷追不舍。
陈灵公跑到东边的马厩,想从矮墙上翻过去逃跑,夏征舒拉弓"飕"的一箭射出,没有射中,陈灵公躲到马群里,偏偏马群受惊嘶鸣不止,他又撤出马群,另觅途径,夏征舒刚好赶到,拨箭射出,一箭射中灵公胸口,陈灵公死了。
孔宁和仪行父二人从狗洞里钻出,不敢回家,光着身子逃到楚国去了。夏征舒对外称“陈灵公酒后急病归天”,他和大臣们立太子午为新君,是为陈成公。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十六年),夏征舒弑君后,陈国人没计较 ,但楚庄王听了逃到楚国去的孔宁和仪行父的馋言,决意要讨伐夏征舒,这时陈成公到晋国还没有回来,陈国的大臣们又害怕楚国,不敢对抗,便把一切罪名全都推在夏征舒一人身上,大开城门,迎接楚军。大夫辕颇带领楚军来到株林,抓住夏征舒,施以“车裂”之刑,夏征舒死了。
楚庄王借势就把陈国吞并,作为楚国的一个县而占有了,楚国群臣都为此向楚庄王祝贺。这时申叔时从齐国出使回来,独独不向楚庄王表示祝贺。楚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得好,有人牵牛抄近路,踩坏别人庄稼地,田地主人追过来,把牛抢来归自己。抄近路踩人田确实有罪,可是因此就把他的牛夺来,不也太过分了吗?现在大王以夏征舒杀君为不义,因此讨伐夏徵舒来申张正义,可顺势却吞并了陈国,贪图人家土地,言行不一,今后还怎么号令天下!所以我不向大王您祝贺。”楚庄王听后说道:“讲得好!”于是从晋国接回陈灵公的太子妫午,立为陈君,让他象过去一样治理陈国,这就是陈成公。陈国差点就灭了。
捉住夏姬,把她送到楚庄王面前,等待发落。楚庄王见到夏姬,见她容颜秀丽,对答委婉,为之心动,想纳夏姬为妃,这时巫臣却对楚庄王说夏姬"夭子蛮,杀御叔",说这个人克夫,子蛮跟她在一起活不过三年,她老公夏御叔又短命,这个女人是个不祥之人,万万碰不得。楚庄王听了巫臣的话,没有纳夏姬为妃。公子反也想娶夏姬,也被巫臣用同样的话劝回去,最后,楚庄王就把这个女人赐给了丧偶的楚国贵族连尹襄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十七年),连尹襄老没享几天艳福,就战死沙场,连尹襄老也死了。
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连父亲的尸体都顾不上收拾,就把庶母夏姬“烝(zhēng)”了过来,“烝”在古代指与母辈淫乱。而在楚庄王面前说夏姬是不祥之人的巫臣,却扬言久慕夏姬的美艳,誓娶她为妻,夏姬动心了,毕竟现在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有男人愿意娶她,还是一国名臣,于是夏姬就依照巫臣的计划行事,假托迎丧之名,向楚王请求回到娘家郑国,借助郑国与晋国的良好关系,找回亡夫连尹襄老的遗体,入土为安。巫臣在寻找机会,而夏姬在静静地等待。
公元前590年(成公二年),夏姬等了七年,这时的夏姬已年过四十。巫臣没有食言,他向郑国行聘,也得到了郑国的应允,但他不能立刻就娶到夏姬。巫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且他知道,如果他真的娶了夏姬,曾经阻止楚庄王和公子子反娶夏姬的他就再也回不到楚国了。
公元前589年,楚庄王已经死去一年多,晋伐齐,齐大败,向楚寻求支援。楚国出兵前,楚王派巫臣出使齐国,巫臣乘机把自己的家室财产全部带走,并领着夏姬逃跑。他们到了晋国,晋国国君能得到名动天下诸侯的巫臣,龙颜大悦,封他为邢大夫,将采邑赏赐给巫臣。
巫臣借出使齐国的机会,取道郑国,把原本要给齐国的国礼作为聘礼,送给了夏姬,向楚庄王上了一道辞官的表章,带上夏姬私奔
巫臣的背逆传到楚国,这时,有一个人气炸了肺,这个人就是楚国大司马子反(当年,子反也想娶夏姬,结果也是被巫臣劝阻未娶的)。子反就联合了子重,杀了申公巫臣家族的人,还私分了申公巫臣家族的财产。
巫臣受到了重大打击,心中愤恨不已,就向晋国建议,联合正在崛起的吴国,对楚国形成夹击之势。自此以后,吴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军事力量迅速强大。他们开始伐楚、伐取巢、徐这些归顺了楚国的小邦,东南一带的蛮夷人群开始归依吴国,吴国不断在楚国的东南骚扰袭击楚国,子重在一次与吴打仗战败后,突发急病身亡。
楚国有了后顾之忧,不得不向晋国提出“弥兵”的要求,从此以后,霸主的争夺多了角色,那就是吴国和越国。晋国可以在楚国身后培植力量,楚国人也可以有样学样,在吴国的身后培植越国。各国的强弱,重新排名。
嫁给巫臣后的夏姬,春秋史籍中也从此失去了她艳丽妩媚的身影。平静地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四十多岁的夏姬,给巫臣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也像母亲一样美丽,被晋国的贤臣叔向所喜欢,想娶她为妻,叔向的母亲不同意,因为夏姬的名声实在太坏,怕这一家美丽而富含诅咒的基因祸害了他们羊舌氏,叔向听从了母亲的话,害怕不敢娶。偏偏晋国国君横插一手,让叔向娶了夏姬的女儿,生了个儿子叫伯石,叔向的母亲去看新生儿,远远的听见婴儿的啼哭声,便说“哭得这么难听,这可真是豺狼之声,狼子野心,除了这个人,没有人能够毁掉我们羊舌氏。"于是掉头就走,不去看这个婴儿。石伯长大后,果然获罪,他自己被杀,羊舌氏被灭掉。
《列女传 卷之七 孽嬖传》:“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 者。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夏姬从遇到巫臣后,开始了人生的分水岭,在巫臣之前,命运波折,血雨腥风,搅起一波又一波的风云,在巫臣之后,风清云淡,相守终身。
《史记》、《太平寰宇记》等史书均记载夏姬死后葬于河南商丘柘城县东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