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非药而愈》这本书,我尝试了近两周的低脂纯素饮食。说实话,身体有点承受不住,饿的心慌手颤,所以原定为1个月的吃素计划,被迫提前中止了。但是书里提倡的低脂纯素饮食习惯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只不过时间设定上要因人而异。
本书的作者徐嘉是美国责任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学专家,他提倡这种戒掉肉蛋奶的低脂纯素饮食习惯更利于人体的健康。
肉蛋奶富含饱和脂肪、动物蛋白,能引起肠道内非益生菌的生长,从而使人体肠道的通透性增加(也称肠漏)。当肠漏发生时,肠道里的外源抗原就会趁机进入血液。
免疫系统在清除这些入侵抗原时,因其分子相似性,会造成交叉免疫反应,也就是说我们的免疫系统一并攻击自身体内的抗原,诱发自身免疫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有糖尿病、过敏性鼻炎和甲状腺结节等。
而且吃的肉越多,尿液越偏酸性,越不利于尿酸的排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就高。动物性饮食还与乳腺癌、子宫肌瘤等直接相关,而多吃蔬菜水果则能降低风险。
只不过这样的饮食习惯虽好,却不能一竿子套用。就我自己而言,吃素的前两天效果很明显,精神更好,睡眠呼吸明显更顺畅。但是之后就没有太大效果,因为环境原因,低脂纯素饮食不能做到食材面面俱到或及时补充食物,所以一段时间后,脸色开始变差,一饿就心慌手颤,连想来准时的例假也推迟了5天。
后来我恢复了一定量的蛋奶(肉还是极少吃),除了脸色变好,例假也恢复了。
这几天开始改为白天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为主,少量肉蛋奶为辅的饮食,然后晚饭我就不吃肉蛋奶了,仅以少量的清淡食物替代,效果要比单纯吃素好。这样白天饮食正常,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晚上轻断食能让肠道休息,保证较高的睡眠质量。
这些年关于饮食有很多流派,有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有只吃肉不吃素的,还有只吃素不吃肉的。其实还是以太极方式来调整饮食可能更易维持,即吃多了酸性食物(肉蛋奶一类),一定要按下暂停键,多补充碱性食物,以达到身体阴阳平衡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