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后斯大林时期-9布尼奇

1,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经济机制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有计划地领导经济的方式,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影响生产关系、管理组织机构和吸引人们参加劳动的各种方法。从广义上讲,经济机制是有计划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方法和方式的总体,其核心是计划工作。从狭义上讲,经济机制就是实现计划的方式,包括管理组织形式、各级管理环节的权力和责任关系、经济杠杆和刺激体系、组织国民经济物质资源运转的方法、经营的法律规范、发挥劳动人民积极性的办法等。简言之,就是计划工作和实现计划的方式。

2,经济机制模型的结构系统:普通职能亚系统(计划工作、刺激制度和责任制度、社会管理杠杆、社会主义竞赛等);专门职能亚系统(对普通职能亚系统起补充作用,即在其内部“建立”特殊的强化机制,以满足某些活动领域的需要。管理科学技术发展的分系统;产品质量管理分系统;管理开发新地区和发展落后地区的分系统;生态管理分系统;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分系统;管理对外经济联系分系统);保证亚系统(组织、信息、法律、干部、物质保证、方法研究、财政保证等分系统)

3,自筹资金和产品价值的分配:自筹资金是苏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所谓自筹资金,是指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要由企业筹措,国家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不再为企业无偿拨款。自筹资金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资金,而且包括企业技术改造、在原有生产能力基础上的改建和扩建等扩大再生产方面的资金以及住宅建设和其他社会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布尼奇指出,苏联的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新阶段——劳动集体转向自筹资金的先决条件已经形成:企业的规模已相当大,技术装备都相当不错,财政稳定,有赢利,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也具备有效生产的一切条件,并且,许多中小企业已加入联合公司;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是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劳动集体应对企业负完全责任,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多数劳动者参加经营管理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规模扩大了,包罗一切的集中计划和由此派生的集中拨款已经不合理了;党制定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想,规定了自筹资金在计划经济中的地位;企业、地区、部门和中央经济机关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干部,他们能够作出和实行高水平的、对社会和集体有利的自筹资金的决定,不会从上面进行琐碎的干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经济改革的构想:【三个方向:苏联以往的经济改革持否定态度。第一,改革——为了人;第二,要由粗放方法为主的经济转...
    c402635438b8阅读 391评论 0 0
  • 1956年,赫鲁晓夫发动了批判个人崇拜的运动,这使苏联的意识形态开始“解冻”,从而推动了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
    c402635438b8阅读 737评论 0 0
  • 1,形成现代经济思维:形成经济新思维的问题是根据列宁关于对群众进行经济教育、培养对待劳动及其成果的真正主人翁态度的...
    c402635438b8阅读 473评论 0 1
  • 1,改革计划体制的设想:【背景:1957年赫鲁晓夫所进行的工业改组没有成功;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经济学界对价值规律...
    c402635438b8阅读 715评论 0 0
  • 1,生产力布局的理论问题:1928《论粮食生产结构》反对统计中的繁琐哲学,主张精简统计项目,并把“动态研究”和“预...
    c402635438b8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