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力布局的理论问题:1928《论粮食生产结构》反对统计中的繁琐哲学,主张精简统计项目,并把“动态研究”和“预算研究”结合起来。
2,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与价格: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发生的变化: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剩余价值规律及其最主要的要求已不复存在。节约劳动时间规律代替了剩余价值规律。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不断增长的规律就部分地反映了这一点。【确定计划利润的两个办法:按成本的百分比和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二者的百分比(第一个办法不如第二个办法完善)】【在苏联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利润时需要利用两个指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经济效果定额以及级差地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生产价格,但存在价值的转化形式)】
3,从“计划—任务”到“计划—订货”:通过经济合同制度使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固定下来的这种经济核算的计划制度,比之旧的按百分比给经济机关和企业摊派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的制度,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经济核算的计划工作方法,完全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它将有助于消除计划工作中的命令主义方法和经济管理中的官僚主义方法。
4,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方法:平衡法、最优规划法、完全消耗法、向量矩阵法和国民经济平衡性等。】【模型:投入产出平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