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古往今来,王侯将相那些辉煌事迹,即使被埋没在故旧纸堆,也掩盖了我对他们的热情。
然而,身为人母,第三次翻阅«明朝那些事儿», 我深深拜服的,却是明孝宗朱祐堂的母亲纪妃。
身为广西土官的女儿,在断藤峡之战后,纪姑娘以被俘之身被带到皇宫,成为一名钱库管理员。
她心地善良,知书识理,平易近人。在一次不意外的会面后,她意外地被明宪宗朱见深临幸,又意外地怀孕了。
不幸的是,由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管辖后宫,皇帝懦弱,纪姑娘和孩子命悬一线。
怀孕如怀才, 时间久了纸包不住火,总会暴露的。
按惯例后宫嫔妃有孕,万贵妃便立刻派人逼迫堕胎,可谓断子绝孙,一统江湖。
这次,万贵妃也第一时间派亲信去送纪姑娘归西。她上天无路,遁地无门。
可这次,亲信回复说:"她只是身体有病,并未怀孕。"
奇迹般躲过一劫,不仅仅因为纪姑娘运气好,更由于她人品好。
要知道给万贵妃报假信,是要杀头的。除了因为她善良,真心诚意对每一个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随和友善,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善良真诚有巨大的感召力。
女子本弱,为母更要真诚善良,以强大的感召力,教化子女。
纪姑娘虽然无法撼动万贵妃,可感召了无数宫女和太监,守护了她和孩子。
伴随着朱祐堂的呱呱坠地,万贵妃派宦官张敏来溺死他。
纪姑娘十分镇定地等着孩子的结局,等来的是惊愕。
因为张敏也违抗了指令,把朱祐堂带到了安乐堂抚养。当他们微薄的工资渐渐养不活孩子,被废的吴皇后接手。
无权无势无钱的纪姑娘就这样,因为人格魅力的感召,在后宫众人的帮助下,瞒着万贵妃把孩子养到了五岁多。
母亲的素质,此时竟决定了孩子的生死。
因为羞涩胆怯的她,一入宫就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喜爱,所以有难之时,她能得到倾囊相助,甚至冒死相救。
母亲的高素质,才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脊梁。
纪姑娘素质固然高, 但形势比人强。朱见深皇帝软弱,眼看三十多岁还无后,只会对着梳头宦官张敏哀叹。
张敏冒死直言:"你的儿子快六岁了,请为他作主。"这句话无疑敲响了纪姑娘和他自己的丧钟,因为万贵妃不会放过他们。
可张敏舍生取义,朱祐堂从此得见光明。纪姑娘不喜反哭:"
孩子,你走后,我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去到那里,看见一个穿着黄色衣服, 有胡子的人,那就是你的父亲啊。
今后一切千万小心,母亲再也不能陪伴你了。"
预言完全正确,被封太子的朱祐堂一个月后送别了自己的母亲和救命恩人张敏。
纪姑娘以广西土官家庭出身,入宫以来与人为善,埋头苦干,她以极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宫人的帮助,创下了养孩子六年而皇家不知情的奇迹。
这是人性光辉与伟大的奇迹,更是一个高素质母亲创下的奇迹。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些舍身取义的人们也没有白白牺牲。
因为登基后的明孝宗朱祐堂不但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辉煌繁华的盛世,还宽恕了他的杀母仇人万贵妃一门。
他用仁厚征服人心,用实力治理国家,史称"弘治中兴。"
他还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评价:朱祐堂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这一切都离不开他母亲的熏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他骨子里流淌着他母亲拥有的真诚和善良,他的勤勉能干, 聪敏仁厚,与从小的耳濡目染一脉相承。
有史为证,含辛茹苦地养儿育女,呕心沥血地教化成人,真谛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