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由内而外的教养》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关于可控状态和失控状态的分析,这段时间发生了几次失控状态的事情,让我很内疚很自责、很困惑也很失望。我想知道到底为什么我会“失控”?在“失控”之前我能做些什么?真的“失控”之后我可以如何弥补?在“失控”中我能学到什么?
简单概括关于“失控”状态的介绍
当事人失控时无法在思维清晰、理智、考虑周全的状态下进行信息处理,情绪激烈、行为冲动,反应僵硬重复,并且缺乏自省能力,也不考虑他人的看法。当人处于失控状态时,前额叶皮层(负责大脑的高级功能,比如抽象思维、反思、情感调节等)将不起任何作用。
场景重现
过年在家我因为感冒加咽炎,咳嗽得睡不好,临行前一天本来就没怎么睡觉,妈妈又给安排了很多活动,最后晚上就又累又困。儿子因为知道我第二天早上要走,所以一直不睡觉,要跟我玩,我就耐着性子陪着,但是没精神也不专心。后来玩汽车比赛的时候他得了一个小贴纸,高兴得不行了,本来贴在衣服上,睡觉前换衣服的时候他非要拿下来,结果因为小贴纸太小太轻,我铺被子抖起来的一点风就把小贴纸吹走了,本来我想着终于能躺下了,结果又起来满屋子的找,但是怎么都找不到。儿子很着急地不停地说“我的小贴贴呢,我的小贴贴呢,在哪儿呢?”。在他这样不依不饶地反复叨叨之后,我很不耐烦地吼道“早说了不要拿下来,本来粘着就不会掉的,非要拿下来,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不找了睡觉!”
失控状态下我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的我感到烦躁、恐慌、愤怒,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可是这跟孩子有关系吗?还是自己的问题?
按照失控状态的四个阶段,之前未能妥善处理的问题产生作用,“触发”了大脑从整合到失控,完成这种“过渡”,大脑就“浸没”在失控状态,无法反省和调节,被强烈情绪控制,最后经过关系修复,“恢复”到整合状态。在恢复阶段很容易再次进入“失控”。
体会我自己,我能回忆到的是从小妈妈的“念叨”,只要我做错什么或者什么事情没做好,甚至是没有符合她的要求,她就是一直指责、埋怨,“怎么这个都弄不好”,“你就不能……吗?”“你就这样吧,连……你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她会一直到自己发泄够了才会停止,我记不起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感觉,好像没有回应,没有反驳,只是回想起来她的那些话,现在心里还是充满了愤怒。这个就是触发我失控的内隐记忆吧。
孩子经历了什么?
面对我的失控,孩子感受到的是委屈、恐惧、不被尊重和理解,甚至可能是被排斥,孤立无助的。回想起来,当时他的眼神中是有一种渴望的,渴望拥抱,渴望爱和理解。而我因为之前未能解决的事件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有可能成为他的内隐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触发,对他的行为和决定造成影响。
今后我可以怎么做?
书中说“不要指责和批判自己。尊重你的感受、情绪以及脑海中浮现的影像”。理解自己的“失控”,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都是自己的,没有完美人生,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经历,对于产生的问题是客观的事实,不必责怪自己。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冷静,在“过渡”阶段,那个整合和失控的临界点是有希望避免失控局面的,如果这时候能够冷静下来,意识面临的失控是因为自己的遗留问题,而不是孩子,然后能够及时找到解决方向,就可以不让自己事后陷入无法自拔的内疚中。
关于冷静下来的方法,每个人有所不同,我能做到的方法:1.深呼吸,至少三次;2.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僵硬的状态,活动一下,分散大脑的“注意力”;3.跟孩子说“我很生气”,说出来之后反而没有那么生气了,事后再跟他解释沟通联结,这样总比吼叫好。
要避免失控状态,症结还是在遗留问题的处理,也就是过去未解决或者未妥善处理的事件。而这些事件成为内隐记忆很不容易提取,所以回忆起来很困难,也许每次只能想起一点点,但是不要放弃,“治愈”总是需要时间。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播“失控状态”,因为失控状态下的感受是连结内隐记忆和当下失控的纽带,也就是说内隐记忆→强烈的情绪和感受→失控状态,这些情绪和感受是按钮也是信号,告诉我们有需要处理的经历。重播时像放映电影一样,自己作为观众,作为旁观者,不要评判地观看事情经过,将这个作为线索去寻找过去是否有类似感受和情形的经历,当时的自己是何种状态?跟儿时的哪些经历有关系?当时的自己感受如何?期望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实现期望?渴望的是什么?对自己现在有什么影响?想明白这些也许就能慢慢的降低遗留问题的影响。
另外,了解大脑如何运作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体验创造大脑,新的体验激活新的神经回路,然后重构大脑,所以不论你多大,都有改变的可能和机会,有了这份希望,我们更应该努力让自己更好。
结局
那天最后还是儿子最后说“妈妈,我不要贴贴了,你别生气了。”那一颗心都融化了,在儿子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也跟儿子真诚地道歉,表达我的感受,然后抱抱,最后给他换了个小贴贴。
像书中所说“应对失控状态是对我们为人父母能力的挑战”。每次失控之后都会被自责和愧疚吞没,但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现在这种绝望无助情绪在我身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或者说是“自我恢复技能”变强了,希望今年自己通过不断输出能“深化自我了解”,了解自己的过去,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有时候倒过来看世界会更明朗。
参考书目:《由内而外的教养》
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