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权谋”人生
提交人:河南麦子
邮箱:1010502379@qq.com
宋江在《水浒传》里,是刻画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出场就为晁盖等人报信,接着怒杀阎婆惜,与花荣大闹清风寨,江州劫法场,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夜打曾头市等,团结众兄弟建立梁山小政权,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征讨方腊立下大功,被朝廷赐酒而死。
未出场前,宋江就闻名山东河北,一是“驰名大孝”,二是仗义疏财,人称“孝义黑三郎”,绰号叫“及时雨”,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出生于一般地主家庭,宋江“济人之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对于很多人来说,宋江的行为令人敬仰,也最得人心。
书中有一个矛盾之处:宋江仗义疏财,帮助那么多人,钱从哪里来?出手至少是五两银子(那是给薛永耍枪棒捧场的钱)。他只不过是一个押司而已。如果说是他借职务之便敛财,搞贪污受贿什么的,又怎么可能得到上上下下那么多的颂扬呢?好吧,这大概不是作者所关注的,作者的目的就是把宋江塑造为一个既忠孝又讲义气慷慨大方的人物。
驰名大孝,书中并没有通过什么故事表现,如果勉强说有的话,那就是快到梁山时接到家书,以为父亲病故,痛哭归家,老老实实刺配江州。
讲义气慷慨大方,这可以从给武松银钱,给病大虫薛永五两银子捧场,给李逵五十两银子等情节看得出来。
扶危济困,也可以从许诺给卖汤药的王公棺材钱,接济唐牛二看得出来。
这些优点就足够了,有道德的君子,可依靠的好汉,做慈善的善人。
宋江没有缺点么?当然不是。还记得宋江最欣赏的英雄武松么?武松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恩必报,有仇必复”。宋江也是如此。清风山杀了清风寨刘高妻子,江州劫法场之后活捉黄文炳,宋江报仇心切。再看他创作的一首小词——
“自幼攻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闻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首《西江月》,是宋江刺配江州后,酒后写于浔阳楼上。思来想去,他的“报冤仇”,我竟看不出冤从何来,又要向谁报仇,更不知在江州如何报仇。金圣叹也在这词后批曰:令人不可解,既不知其冤仇为谁,又不知其何故乃在浔阳江上也。
以上分析,是说宋江的性格,真正把他推到梁山
所谓酒后吐真言。宋江的前半生经历,宋江的自我评价,宋江的不凡抱负,都在词中了。“权谋”二字,本来的意思是“权变的谋略”,意思是有灵活变通的谋划能力。我们则可以把“权”和“谋”分开来,以此解读宋江这一复杂人物形象。
“权”,宋江的人生理想
在第二十二回里,写宋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是从书中故事来看,宋江武艺实在平平,没有打赢过任何其他英雄。那么,吸引众英雄的,是他的性格吗?也不是,英雄惜英雄,英雄们除了他还有107条呢。人格魅力令人敬服,但不足以使人跟随。那么,使得那么多英雄跟随的,是宋江身上的什么特质呢?
宋江在书中出场时,已经有三十多岁。“自幼攻读经史”,很有学问的一个人。在封建社会尤其是重文的宋朝,读书人的理想自然是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做官,在宦海沉浮。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走上仕途之路。宋江没能走进官场,就做了吏,山东郓城县押司。这应该是宋江终生的遗憾,也是他走上梁山的根本原因吧。
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太大了。
一:从身份上讲,官是上等人,是人民为他服务的;而吏则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吏”虽然在官府里承担着执法工作,却仍然是百姓,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中,吏相对于官而言是明确无误的下等人。平民百姓们遇事相求时,习惯上尊称外郎、孔目们为“外郎哥哥”,“孔目哥哥”,按例不跪,而进了衙门遇到官,必须尊称“大人”、“老爷”,必须下跪。吏见官时虽然不必每次下跪,但官是可以斥令吏跪下讲话的。虽然同样在衙门里办事,官与吏之间实际上等同于官和民的关系。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吏”是做事的,比如班头、文书先生、账簿先生、师爷等等,虽然管的事大小不同,多少不同,但都可以影响到一些事情能不能办、如何办、办得顺不顺利等。
二:工作性质的不同。当官的职责是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治理辖区。而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顶头上司服务。也可以说:官是政治家,他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而吏则是技术专家,他要做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技术经验将上司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
三:最终归宿不同。过去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而吏则不同,阮葵生在《茶余客话·论吏道》中说“吏则土著世守”。官是外来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没坐热就走了,而吏则要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此三点区别摘自网络)
历代法制都允许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虽然如此,但我们在书中看到,三十多岁的宋押司,依然是押司——尽管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也就是说,宋江作为押司,业务能力是一流的,属于专家级别的。但纵然如此又能如何呢?本来由吏而官希望渺茫,自己也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而已。
身为押司的宋江,满足于目前的地位和身份吗?
当然不是。且看宋江在见到梁山晁盖遣来的刘唐,收下书信和一锭金子之后,他的自言自语:“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到羡慕之意。
再看这首小词,自比“猛虎落荒丘”,流露了宋江从未敢流露出的梦想,“血染……”其实难怪金圣叹不理解,宋江只是借江州这个地名,抒发他的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生志意。原来他做押司,只是“潜伏爪牙忍受”,他的目标是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忠孝,于是落下好口碑;扶危济困,于是赢得众英雄之心。有名声,有人赞,事业有望。
现在,我们看到了,宋江能做梁山之主,是因为宋江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凝聚足够多的资源与朝廷谈条件,接受招安后,拥有更大的官场权力。
权,才是宋江清晰的追求。在郓城县做押司,现世安稳,但连升为官员的机会都渺茫;聚义梁山,才有足够的资本让朝廷封官。
宋江对权力的追求,在梁山这个聚义厅里就看得出来。晁盖对宋江很好,一直称他恩兄,但是宋江一步步架空了晁盖,成为了梁山之主。不过,这只是小权力而已。成为梁山之主也只是一步计划而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在白虎上孔家庄就对武松说了,也说服了武松,那就是招安。招安之后呢,下一步就该是立功沙场封妻荫子了吧。
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对宋江这个押司来说,尤其是如此。
正因为他有清晰的目标,给兄弟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好汉跟随。
“谋”,是宋江的谋事能力。
宋江在词里说“长成亦有权谋”,确实,宋江这个“吏道纯熟”的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能力非凡。善谋事,也善谋人,更善谋前程。
善于谋事的表现:1.在书里一出场,便凭借自己的卓越口才,硬是让火速逮捕劫犯的何涛等了半天,等到他通知晁盖归来,一起去到县衙,错过了逮捕的好时机。2.怒杀阎婆惜之后,悄悄躲进早已挖好的地窖里。与弟弟宋清跑到柴进庄园躲避。深知柴进庄园是一个避难的好地方。3.被兄弟们江州劫法场之后,不听晁盖劝告,趁火打劫杀死黄文炳一家四五十口,活捉黄文炳。等等。4.自己作为一个囚犯,却能一路收了很多英雄,人未到梁山,自己的人就在梁山中占了一半,为架空晁盖打下了基础。
善于谋人的表现:1.赏识英雄,见了英雄就散财。比如见了武松,无比欢喜。不但散财,给人也可以啊,比如王矮虎好色,就把扈三娘认作义妹,配给了王矮虎,不顾扈三娘刚死了父兄心里如何悲痛2.结交英雄不问英雄出身。不管是小偷如时迁,还是山大王如燕顺;不管英雄性格如何,即使赌徒李逵也对其深爱之;甚至不计较英雄正在加害于他,立刻结交。比如浔阳江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张横正要他选择板凳面还是滚刀肉,童家兄弟一来,张横就成了他的兄弟。3.为招揽英雄,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比如杀死小衙内招朱仝上梁山;设计把卢俊义弄得家破人亡名声怀尽赚其上梁山,壮大梁山威名。
善于谋前程。对于形形色色的这些人来说,招安只是被迫离开体制的这部分英雄的愿望,对于更多的梁山人如武松李逵,这些出身低微的人来说,才不愿进入体制受束缚呢。但是除了接受招安,以梁山实力而言,早晚不是被朝廷官兵灭掉的命运?所以接受招安,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犯上作乱”,从孔子时候就开始批判,何况这些接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知识分子旧官员们呢?
但是,宋江他们的结局并不如他们所想,也许是把朝廷设想得太好了,什么专制者可以容忍曾经的“犯上作乱者”?所以,被朝廷利用消灭方腊农民起义之后,梁山英雄们的故事基本上就结束了,死的死,病的病,即使活下来的,也是苟活于世而已。
在《水浒传》里,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最为复杂,其人生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已。宋江如此渴望自我实现,但是在那种社会那个时代,一个押司不能让他实现人生抱负,即使京城做官如林冲,不也被逼上梁山么?所以,宋江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不过,再论自我实现,其实儒家所提倡的,也不是全都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必非做官立功。孔子就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也曾经感慨过“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完全可以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何必非得走这条路?
课堂设计
因为宋江情节较多,课前先让学生自读,设计导读题,课堂围绕导读题讨论,可用三个课时。
导读题: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宋江的一些故事。
2、《水浒传》里那么多英雄,为什么是宋江受到拥戴?
3、你欣赏宋江吗?说出若干理由;如果不欣赏,同样举例说出理由。
4、你觉得宋江定下招安的目标,在当时是否是最佳选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