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时候就知道浙江绍兴,不是因为地名本身,而是它是鲁迅的出生地,“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们每个同学都耳能熟详。但是在记忆深处对浙江绍兴是一个遥远而古老的传说,因为无暇去往,还因为在那个地方有一个三味书屋,有一个百草园,更是让我们有无限向往且梦寐以求。
不成想这个“向往”延续了三十五年后,才让我梦想成真,我终于可以踏上南行的列车去往浙江绍兴,去这个文化城市去“千课万人”培训,顺便看看鲁迅故里。
百草园
走进百草园,在我眼里是一个百十平米大的地方, 似乎与作者说的很大的园有出入,不知道是孩子与大人的视角,还是后期翻建改了原貌。而现在依然与卖给朱文公的子孙后一样,只有杂草且没有规律,而那口井还在,只是用木架掩盖着,据说还会有水打上来。
想到作者小时候穿梭在碧绿的菜畦里仰望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聆听蝉鸣、捕捉伏在菜花上肥胖的大黄蜂,油蛉在矮墙下低唱,蟋蟀弹琴。想象他在这充满着无限乐趣的后花园自由自在地玩耍,听着长妈妈的故事……一个梳着长辫稚嫩的孩子一会儿在墙角,一会儿在树下,一会儿偎依在长妈妈膝下,是一段多么惬意的童年。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蹦跳的男孩,那个在百草园里孕育了最初万物皆美好的情感的孩子,留下了回忆,却始终不能永驻。环顾四周,只有游客匆匆,如走马灯一般。对曾经作者笔下的百草园感慨万千,至于心境,谁又能领悟曾经?物是人非,彼景非此景。时过境迁,彼人非此人。好在还留有“故里”,让后人瞻仰,为回忆的作品验证。
我们走出了百草园,可能今生再不见,如作者当初不得不进私塾而离别园子,而他再见园子是七八年后已经易主,竟全是杂草,早没有了他儿时的生气。对于他而言是家乡,而对于我来说是过客,感觉又是怎样的不同呢?甚是欣慰的是我终于见了那个孩童时候梦寐以求的乐园,虽没有了那份孩子的渴盼,却懂得了拥有要珍惜的道理,更明白了作者用文字留住那份情感的真挚!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求学的地方,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其实就是现在读书有名的学校。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罢……都无从知道。”仿佛看到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得不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过去是四书五经,也明白了从古至今要想有所成就,学习至关重要,从父母选择最严厉的老师,最好的私塾,看出每个家庭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是人之常情,我看着匾额上的“三味书屋”的大字,再想到先生学习的情景,诸如向老师行礼、问东方朔“怪哉”是个什么虫?课上也会走神玩耍,课下也是要极尽玩耍,最后让老师大声召回,以及老师只让他们读书,而且逐渐加长加多,感觉先生写的三味书屋里发生的事,对照着这样的场景,更觉有了气息与生命,没有高高在上,只有与常人无异的一份亲近感充溢于整个房间。书屋的右边放一个像现在学生课桌大小桌子,只是木头发紫黑色,上面放一个摆台,说是鲁迅读书时坐的位置,还放着一个“早”字,据说是一个早上给父亲买药迟到,在课桌上刻“早”字,警醒自己。也明白了先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代文豪,让笔成为利器,直击人心,不管是国人自己,还是面对残酷的敌人!一个书屋、一张课桌、一位塾师,与我们何其一样,又何其不一样,除了刻在桌上的“早”字,还有内心的坚毅与刚强,成就了先生的与众不同。
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祖居和故居,祖居坐北朝南,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青瓦粉黛,砖木结构,是目前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故居是鲁迅诞生和成长的地方,里面的建筑大同小异,内设有拜见客人的地方、专门的书房、经典藏书室、主人的卧室、佣人的房间、鲁迅的卧室、做女红的地方、琴房、厨房……各房间“分工明确”、“职能清晰”,厨房里的物件应有尽有,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及闰土的父亲、阿长……也许先生的作品原型就是来自生活在他家雇佣的长工、短工。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一个作家来说,生活的经历与感触至关重要,对经典作品而言,洞察人性、分析人心,比较与贯通同样重要。
纪念馆里记录了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弃医从文刻苦学习、他剖析事态直抵人心、他视笔利刃控诉敌人、他一腔热血忠于祖国……走出先生的故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曾经的崇拜变成了敬仰,他的形象更加鲜活,理解了虽死犹生就是他一直用自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勇往直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立场分明、态度坚决,是仁人志士学习的榜样,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