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蔡崇达写的第一本文学作品《皮囊》,心里涌起一股不一样的清流,难以言喻的思想冲击,不可描述的温情感染。一个个故事看似简单,淳朴,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但是正如蔡崇达自己所说,有些东西看似简单,但是当要正视它,剖析它,用心面对它的时候,才觉不易,要丢掉这身皮囊,展现真实的自己,我们这一生,为自己穿上的皮囊太多,负重太多,以至于走着走着就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我们梦想的世界有时候就是一身皮囊所隔离。而这个世界又不是简单到只有现实与梦想之区别,并不是非黑即白。经历过人生,看过,听过,感受过,渐渐明白,有时候,要学会妥协,要学会接受。
我们要为理想而活,我们更应该知道如何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要知道梦想的美好,更应该了解现实的残酷与种种无奈。要找到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确实不易,也许我们每个人倾尽一生都在寻找梦想与现实之间这样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本书让我们学会去看见自己,也去看见我们周围的人,去认识自己,也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人。仔细思考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又何尝真正地了解过他人,认识他人,就连我们最亲的父母,我们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看见他们。因为能看见自己的人就不多。或者说,很多人自欺欺人,生活中总是在违心地活着,也或者,正在走向一个自己所鄙夷的人生道路却浑然不知,还在嘲笑着别人没有活出自己。其实,自己也并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们是谁?我们终归何处?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又渴望拥有什么?我们幸福吗?一些我们总是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蔡崇达为我们书写了一个个家乡的故事,一个个家乡的人,他感叹自己有幸回到家乡,回到那个他所熟悉,孕育了他的家乡。他说,他知道那种舒服,他认识那里的每一块石头,那里的每一块石头也认识他;他知道那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他,他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回归那最简单,最淳朴,最原始的净土。无论自己走多远,看到多远的风景,也仅仅是走得远了点,害怕多一点,但终于还是能够回到那个让人心安的地方,回家的方向始终在那里,回家的那条路始终没忘。所以,无论风雨飘摇,无论流浪海角天涯,有一个地方始终可以安身,安心,那便是自己的家乡,那便是生命最本,是真的模样。
读着蔡崇达的故事,总会在某个时刻有所共鸣,回忆起自己的过往,身边的人,那些流淌于岁月长河的故事,始终色彩依旧,刻画着属于乡村的影子,散发着淳朴,暖人的味道。仿佛自己也见到了童年的那个他(她),那些一起经历的岁月,一起慢慢长大的历程,留下的与逝去的都让人回味无穷,原来,那个年代,那时的岁月,那年的自己是那样的简单,快乐,幸福。有些东西至今依然简单,纯粹,并将一直简单下去。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能追寻到生命中那最简单的东西,因为它会一直在那守望着,它所滋长,孕育出的孩子。也让这个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尽情地追逐,尽情地长大,尽情地释放,因为她知道,即使她一无所有,那片土地是她最后的行李,那里有她永远不会失去的家。
漂泊一生,始终要有一处停留的地方,生命璀璨之后终归简单,让心灵安放之处一定是脚下的那片热土,我们长大的地方。走得远了,看得多了,倦了,累了,卸下行囊,脱掉皮囊,只静静地躺下,感受大地,感受那久违的安宁。
有些文字总会让人回味无穷,拾起来就不想放下,穿梭于文字所表达的意境中,与笔者进行着思想的碰撞交流,也许在某个瞬间,就那轻轻一碰,便种下了一生的印记,开启生命全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