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说连载||循环的宿命11
11
郑倩的小超市迎来转型契机。社区提议将几家小店联合打造成“便民生活圈”,郑倩的超市被选为试点之一。
但转型需要资金投入,需要勇气改变经营了十年的模式。郑倩失眠了好几夜,丈夫的病需要稳定治疗,女儿的教育费用也不菲,一旦失败,这个家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还记得你二十岁那年吗?”一天晚上,丈夫突然对她说。自从生病后,他很少提起过去。
郑倩点点头。二十岁,她刚刚从职高毕业,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那时她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精品店。
“你当时说,你要开一家不一样的店,不只是卖东西,还要有温度。”丈夫的声音虚弱但清晰,“这些年,辛苦你撑着了这个家。”
郑倩握紧了丈夫的手,眼泪无声滑落。她早已忘记了二十岁的梦想,陷入了日复一日的生存挣扎中。
第二天,她做出了决定:参加社区改造计划,将超市转型升级为社区生活驿站,增加熟食区、快递代收、老人休息区等多种功能。
装修期间,郑倩临时在小区门口摆了个小摊。一天下午,一位白发老奶奶来买东西,看着忙碌的郑倩,忽然说:“姑娘,你长得真像二十年前在这里开杂货店的小郑。”
郑倩一愣:“那就是我妈妈。”
老奶奶笑了:“怪不得。你妈妈当年可是我们这一带第一个敢赊账给老人的店主,帮了不少人。你现在这劲儿,跟她一模一样。”
郑倩从未听母亲说过这些。在她记忆中,母亲总是抱怨开店的辛苦,抱怨父亲没出息,抱怨生活的不公。
原来,循环中也有值得继承的东西。
宋柔钢最终接受了外派任务,但谈判获得了更灵活的工作安排:每月可以回国一周,公司提供往返机票。妹妹的回国也解决了母亲照顾的问题。
临行前夜,他和唐晓语一起去接星萌放学。远远地,他们看到星萌和几个同学站在校门口,似乎在讨论什么。星萌手舞足蹈地讲着,同学们围着她,眼神充满敬佩。
“她在班里做了个分享,关于数学思维和艺术的关系。”班主任笑着告诉前来的宋柔钢,“没想到星萌对数学有这么深的理解,她画的‘数学树’图很有创意。”
唐晓语疑惑地看着宋柔钢:“数学树?”
宋柔钢想起半个月前,他无意中和星萌分享了自己大学时的一个想法——将数学公式转化为图形艺术。当时星萌听得入迷,却没想到她不仅记住了,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解。
孩子永远在不知不觉中继承着父母的碎片,然后拼凑成自己的图案。
回家路上,星萌突然问:“爸爸,你要去东南亚工作了吗?”
宋柔钢点点头。
“爷爷以前也去过,是吗?”
“是的。”
“那你会有危险吗?”星萌的声音带着担忧。
宋柔钢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女儿可能是从家族闲聊中听说了一些祖父在东南亚经历的困难。
“爸爸会小心的。”他摸摸女儿的头,“而且这次和爷爷那时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宋柔钢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睛,认真地说:“爸爸已经知道那里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所以会提前做好准备。这就像你玩闯关游戏,如果已经知道下一关有陷阱,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星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唐晓语握紧了宋柔钢的手,轻声说:“这就是打破循环的关键——把重复变成经验,而非宿命。”
飞机起飞时,宋柔钢打开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最后一页,他新写上了一行字:
“第七圈,我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窗外,云层散开,阳光洒在机翼上。宋柔钢想起唐晓语说过的一句话:“循环的存在不是为了困住我们,而是为了给我们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直到我们学会该如何选择。”
这一次,他相信自己能写出不同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