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在网上买东西,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小商品上拼多多,买正品上京东,淘宝反而被夹在中间。淘宝上便宜的商家很难找,正品的商家评价也不好,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2014年还没有拼多多的时候,淘宝在中国占据的电商市场是59.3%,京东20.2%,根据《2019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这一年阿里的市场只剩下50.1%,京东26.5%,而拼多多已经升到了12.8%。
从股市来看,直至2021年5月19日,阿里的市值为4.5万亿港元,京东的市值是8,475亿港元,由于拼多多是在纳斯达克上市,所以它的市值是1,530亿美元,换算成港元为11,896亿,从零~万亿的市场规模,京东用了13年,淘宝用了10年,而拼多多仅仅只用了5年,如果说淘宝是开飞机,那么拼多多直接就是坐火箭。
去拼多多上买东西的人大多都图他便宜,拼多多上哪搞来这么多便宜货的商家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淘宝的天猫平台,曾经万能的淘宝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平台里的商家良莠不齐,货品的品质也不相同。平台能在这些商家中获利更多的是哪些?当然是单价高品牌好的商家,于是平台就会给这些商家流量扶持。
对于那些低端的商家,平台不再给曝光,做网店没有曝光要经营下去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回头客的客单量并不足以支撑一家店铺。所以慢慢的这些低端的商家,自然也就离开了淘宝。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2016年9月的时候,拼好货跟拼多多宣布合并。专门把这些从淘宝平台退出来的低端商家,集合到拼多多平台,主攻三四线城市人群。
大家要清楚,一线的人群只占了14亿人口中的1亿都不到,剩下在网上购物的大多数人群,还是在三四线低端市场。老一辈都说人在哪,钱就在哪里,拼多多充分地验证了这句话。
现在大多数人手机上装了拼多多的,时常会收到一些骚扰的信息。但是当年拼多多就是凭借这些骚扰信息成功获得了用户。
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早期的砍一刀,之前我收到一条拼多多的消息,价值5000元的苹果手机免费送。我抱着好奇的心理去试了一下,自己点了一下价格,直接从5000变到4856,接着我转发了一个朋友,一刀就被我砍掉了100块,我再转发了一个朋友,又给我砍掉了38块,到了第3次的时候,就要求我邀请4个未注册过的拼多多用户,到了这里我就直接放弃了。但是有部分收到这类信息的人,前面已经转发了好几个人,看着就差那么几毛钱,明明知道是套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疯狂转发,其实无论你如何转发,即便到最后你真的能免费拿到这个手机,这个时候你的人脉已经完全被透支了。
拼多多2020年第3季度的财报显示,每获得一个注册用户,平台就需要付出136元的成本,简单地理解为,在注册用户还没有在平台消费之前,平台为了让用户成功注册,他已经花掉了136元。
大家想一下,如果想要免费拿到商品,需要拉多少人到平台上面去注册?或者说现在没有注册拼多多的用户还有几个。假如平台用5000元的手机,通过你给平台带来了50个注册用户,那他所花费的成本,比实际财报花费的还要低,这才是砍一刀真正的威力。
再加上拼多多上的大部分9块9包邮的商品,更吸引人的是一元秒杀,没有几个人是钱多人傻的,只要足够便宜需要就买,低价给平台带来了非常大的流量。
前期的时候淘宝为了对抗京东,花大精力去打造天猫,忽略了这些小商家。随着拼多多的崛起,淘宝也意识到了危机,虽然在2018年的时候,凭借自己多年的根底,迅速成立了淘宝特价版,在一年的时间内也做到了1亿的用户。但是这个特价版就非常的尴尬,如果给流量扶持,那么天猫的用户肯定会流失,因此它的体量不可能有太大的增长,这就无法与拼多多抗衡。
除了京东、拼多多,还有做垂直领域的苏宁易购、唯品会,国外的亚马逊,等等这些竞争对手,摆在淘宝面前的,还有社交电商。微信的视频号,抖音,快手,西瓜视频,这些平台都以视频和图文的形式,瓜分电商市场。
以前网上购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淘宝,但是今天,非常多的人购物的习惯已经转到了抖音上。抖音不只可以搜索到全国的商家,还可以做同城。商家通过“上热搜”的功能,可以把自己的商品推送到12公里范围内,正在刷抖音的潜在客户屏幕上。微信视频号的商店和直播功能已经全面上线,每天的活跃人数也在3.5亿人次。面对这些社交电商,阿里早期也推出过一个叫做来往的APP,但是持续了4年,这款APP根本无人问津。
面对如此之多的竞争对手,阿里会有什么举措呢,欢迎留言讨论哟!
原创不易,请点赞收藏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