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是面对渺茫的希望时,依然坚守心中的理想,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不可为”并不是不能去做的意思,而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成功的概率很低。“为之”是一种选择,它告诉我们要坚持有价值的事情,一往无前地去争取,闪烁出生命最绚烂的精彩。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传承自远古先民的灿烂文化遗产。“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流传自上古、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正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天可以补吗?海可以填吗?太阳可以追赶吗?山可以移除吗?似乎不可能。可老祖宗却偏偏告诉我们:能!把不可能的事当做可能去争取,去奋斗!因为坚韧的生命不在乎“对手”的强大,因为他们有不计较成败得失,气吞山河的勇气与追求!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让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畏气魄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无数历史英才、英雄好汉努力践行着的崇高信念。孔子、孟子为使诸侯行仁政,毕生奔波、周游列国。身陷陈蔡齐梁之时,他们已知“大道不行,礼乐难兴”,却也都没有停下脚步,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不改初衷;诸葛亮明知蜀国不可兴,却为复兴汉室的伟大理想,先后六出祁山,历尽千难万险,与强大的魏国作殊死搏斗。固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诺言;虽然他的理想成为镜花水月,人们却因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而“长使英雄泪满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愿以颈血刷污政”的谭嗣同,……他们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光辉写照。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导。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更需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如果面对所谓的“不可”,连挑战的勇气都没有,就根本无法在风云诡谲的世界舞台上,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新时代。作为个体,我们也要敢于给自己设立挑战目标,迎难而上,用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圆满的交代,即便最终没能成功,也虽败犹荣,争取过,努力过,便不后悔。
“知其不可而为之”,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在争取、拼搏与奋斗中活出精彩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