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一段时间,每天坐在狭窄的工位前,手按鼠标与键盘十几个小时,下班后,从写字楼出来,疲惫不堪。我觉得自己好像一根甘蔗,公司像一个榨汁机,每天早上精力充沛,眼睛鲜亮地进去,出来时精力和热情,被压榨得一干二净,成了一碰就会碎掉的甘蔗渣。
只有月亮能让我好过点。
每次到了小区,我都要在门口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站上一到两分钟,仰着头,默默无语的看月亮。
那轮月亮小小的、圆圆的,高高的悬在中天,不为人世所动,散发着清冷的光芒。
那一刻,我像一株青色的禾苗,月光在我的身上流淌,我向着月亮伸展着我的叶子。
和月亮久久对望,我好像卸下了所有的疲惫、烦躁、焦虑,不满,忘了尘世所有的纠葛、算计,甚至脱掉了自己的躯壳,只剩下精神和灵魂与月亮遥遥相望,在某一瞬间和月亮冥然相会。
月亮给了我无数的回忆和幻想。
小时候村子里没有路灯,晚上出行照明全靠月亮。有时候,我怕黑,想拿个手电筒,奶奶就会说,打啥手电,月亮头明晃晃的,啥看不见。
的确,月光把路面照得发亮,路面上纵横交错着树木和竹竿瘦长的影子,我踩着满地银亮的月光和摇曳的竹木影子出门,去村东头的小卖部买东西或者和小伙伴们玩耍。
秋收时节,我和小伙伴们一头扎进地里,一蹦一蹦的捉蟋蟀,蟋蟀在手心里挣扎,发出痒痒的触感。我们偶一抬头,便看见金黄的月亮浑圆浑圆的,挂在碧蓝的苍穹中。
后来家里盖了房子,院子里打了地坪。夏天的夜晚,从屋里到院子里,看到地面总是疑惑,谁倒了那么大一盆水,开了灯看,地面上好好的,并没有水的痕迹。
到了中学,学《记承天寺夜游》,读到其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马上想起了这段经历。
说月色如水,月色果真如水。
月亮让我产生无限遐想。
小时候,每次看月亮,都觉得月亮里有个穿裙子的仙女。
一个人站在院子里,仰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看的时间久了,看得痴了,会在某一瞬间产生一个绮丽的幻想。
那个月亮里的仙女忽然从月亮上飘飘而下,携着我的手,带我飞起来。她带我穿过湿润的云雾,迎着微凉的风,和我一起在天上遨游,让我从上空俯瞰我生活的村庄,看一座座绵延起伏,重峦叠嶂的山脉,一条条千回百转的河流,一片片无边无际的田地。
然后把我送回原地,自己飘飘而去,我则独自保守这个美好的秘密。
如今再看月,幻想还是不断,不过和以前的想法虽然不同,但那份傻气还是相似的。
面朝着月亮的时候,我会想,只有我一个人喜欢月亮吗?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其他人在某个我看不到也不知道的地方,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独自沐浴着月光,沉醉在月色里,陶醉在月亮的美里。
有人痴迷金钱,有人痴迷爱情,有人痴迷理想,有没有人痴迷月亮呢?
有没有人像夸父追日一般喜爱月亮,朝着月亮前进呢?
在夜晚,有没有人朝着月亮不停歇地不断前进,在混沌的苍茫的长着荒草的大地上,梦游一般。
会不会有其他人默默地加入这个人群,众人一起一言不发,一声不吭,默默无言地朝着同一个,又属于各自的月亮前进,就好像他们是独自前行,又确实知道周围有其他人。
最初是一个,后来是一群,然后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加入这个逐渐庞大起来的行列,朝着月亮走,像一群灰色的影子,像一个神秘的仪式。
他们还没追到,但月色越来越淡,太阳慢慢出来了。他们一瞬间消失,大梦初醒般回到各自的日常生活。等到天黑,第一抹月亮的清辉洒落人间,第一个人再次踏上寻月之旅。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当然这是我毫无逻辑的瞎想,恋月魔应该没有,但月亮美丽神秘,遥远的特性,确实打动了无数人,月亮像个特别又美丽的水印,浮现在无数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
杜甫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李煜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他国破家亡后对故国的怀念,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达他的寂寞和哀愁;苏轼是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祝愿。
当然也免不了用月亮表达相思爱情: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愿我如星君如夜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李白一生酷爱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亮在他小的时候就引发了他无限的奇想,也伴随着他的足迹,他的一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他一生钟爱月亮,写下无数咏月名句,连儿子的小名都和月亮有关,叫“明月奴”。
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之一,才女张爱玲,写起月来出神入化,她笔下的月亮不仅多姿,而且多彩,除了常见的白色,银色、黄色还有蓝色、绿色、红色。
月亮在她笔下不单单是浪漫美好的,还是残忍的,带着杀意的。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评价其人其文的一句,“她擅写月却不团圆”,无比贴切。
就算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在院子里看着月亮,我还是忍不住伸出手,想像初中作文里写的那样,掬一捧月光,但是城市里人造光源太多太亮,即使月光真的照在手上,也难以看清。
每次望着月亮想入非非,想着想着就会绕回一些古老的问题,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想来想去当然没有答,唯一能确定的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月亮亘古不变,会在无数个晴朗的夜晚出现,每个人在月亮的生涯中都很短暂,很渺小。
月亮不会记住任何人。
但如诗人张静雯所写:
“而在月亮的眼睛里/沧海一粟的一瞥中/我的渺小,忽然变得伟大/就在刹那间,流逝时间中/我们拥有了一个永恒/”
在仰头望月,想入非非的某个瞬间,月亮洗去了我的尘垢,我的精神和月亮有了个短暂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