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除了佛陀,没有谁能把人生的痛苦看得那么透彻。并非只有痛苦的时候才是苦,快乐的时候,苦即如影随形,原因是对于快乐我们多少都会有那么一些执着。而快乐,正如字面所说,乐总是很快就结束了,在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但是乐的时候,反倒总是转瞬即逝,这是多么奇特的现象啊!古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占八九,而那些短暂的快乐时光又偏偏很快就会消散。
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铺成,一个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和痛苦又会接踵而至,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幸福和舒适为何物,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如果我们能领悟这一点,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但遗憾的是,许多人都害怕承受苦难,遇到问题就慌不择路,束手无策。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若无睹,或选择忘记它们;有的人借酒消愁,想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我们总是回避问题,而不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不想承担解决问题的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换句话说,人们在面对问题和痛苦时,必须做出选择:你若选择面对痛苦,迎难而上,你的心智就会得到成熟;你若选择逃避,你也就为自己选择了心理疾病。
小时候,还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很少会有机会认识到人生之路的真实面目,然而,无论父母如何的疼爱孩子,即使是世间的君王贵族,拥有最高的权力或财富,也无法让孩子免于遭遇人生的痛苦,这恐怕就是所谓的“爱的忧伤”。人生无常,相爱的人总归会要分别,孩子和父母的缘分,从降生之日起,就不断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告别,而且离得越来越远,直至其中一方死去。也许因为这个话题太沉重,想象一下都会让人心如刀割,所以,很少有人会去主动谈论。然而,正如作者所说:
人生不仅苦海无边,而且还复杂多变,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如果我们不能领悟这一点,不仅不能实现人生的超越,而且还会被心理疾病纠缠。
大多数的人逃避死亡的话题,因为死亡无法避免,更糟糕的是,什么时候死亡突如其来,也无法预知。在第九章“未知死,安知生”,我们会有机会详细谈论这个话题。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变得墨守成规,顽固不化,抛弃了改变。我注意到我父母和其他人,过了五六十岁后,对新事物缺乏兴趣,而且越来越固守自己的观点和世界观。于是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我20岁那年的夏天,我与当时65岁的著名学者约翰·马昆德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的想法开始逆转。我发现,这个老人对所有事情都充满兴趣,充满激情。此前还没有哪个65岁的人关注我这个不起眼的20岁的年轻人。很多个晚上,他都和我辩论到深夜,有时我还能在这些辩论里获胜,驳倒甚至改变马昆德先生的观点。事实上,那个夏天结束时,马昆德先生的观点每周都会改变三四次。我感觉,这个老人不仅没在心理上变老,反而变得更年轻、更开放、更有弹性了,甚至多数儿童和青少年都无法企及。 从那时起,我第一次意识到,身体可以变老,但心灵绝不能变老。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遗憾的是,我们通常把它们遗弃了。
是啊,无法选择的死亡,在来临之前,不要让心灵先于身体死去。
对于无法抗拒的事情,消极态度的人容易破罐破摔,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变成是一种绝望哲学,即虚无主义。人死如灯灭,神马都是浮云。这些人通常会这么说。这么说,其实只是在逃避现实而已,自欺欺人。最简单的事实是,肚子饿了,选择吃和不吃,结果是吃饱或者继续饿着,因果关系,一目了然。同样,在面对人生的痛苦的时候,不要以虚无为借口来逃避,该做什么就去做,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所做的一切都会有回报,差别只不过是回报的多少和早晚而已。
人生是苦,无常,所以,更要珍惜那些给你爱和乐的人,感恩他们,更要去爱,去努力。
下一章“自尊自爱”,让我与你共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