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早,一家五口从贵阳出发,来深圳过十一长假,到今天已经是第19天。
这两天两岁的宝宝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白天有些脾气暴躁,晚上睡觉则会跟我讲:“我要回贵阳”、“我想小积木了”、“我要去摆乐高”。
前几天的新鲜感过后,小小的人儿开始想念他生活的空间、熟悉的环境,我想这也是宝宝安全感的一部分吧。
这次一家人回深圳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给深圳的小窝通通风、换换气;带父母到深圳住一段时间;带宝宝多熟悉熟悉深圳的环境。除此之外,没有想太多。
从计划行程开始,宝贝就显示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出行前一周,告诉宝宝“我们要旅游了,去深圳,下周出发。” 现在还记得他激动的模样,开始拿背包、推行李箱、满屋子的忙碌起来,嘴里喊着“要去旅游了、要去旅游了”。我把他抱住,告诉他爸爸妈妈要做准备,是下周出发,不是现在。他还无法理解时间的概念,一下子大哭起来。现在离开才19天,他却已经开始天天念叨贵阳。
我们的现实情况是需要双城生活,LG工作的大本营在贵阳,深圳则各方面条件、资源相对贵阳丰富太多,我们打算让宝宝在深圳上学,因此我必须做出决定,何时带宝宝回深圳生活。
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我自己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原本想着宝宝3岁上幼儿园,我就带他回深圳生活的。现在我却退缩了,觉得深圳、贵阳的幼儿园应该也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宝宝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建立足够的安全感更重要,所以将回深圳的时间推迟到宝宝上小学。
在深圳的这两周,我们带宝宝去逛动物园、科学馆、书城、参观毕加索&达利真迹展、到小区幼儿园转了转,爬爬后院的塘朗山,剩下就是悠闲的居家生活,努力给宝宝安排规律的生活,其实更像是我在提前体验回深圳的生活。
我的内心有一些焦虑,原因是我正在慢慢脱离贵阳原有的工作,我想在换城市生活之前,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知道自己能力还非常欠缺,我知道要学英语、学编程、学写作、学很多技能,但毫无疑问,我需要先与外界产生链接,获得一定的反馈,给自己信心,然后再良性循环下去,否则单纯的学习就成为自己的一个自我逃避的港湾。
这些天虽然能努力的给宝宝安排好作息,可是对自己的安排却是一团糟,心绪有些不宁,思路也比较混乱,我自己就对变化适应能力较差,感觉自己还是不能很好的接纳自己。希望以后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