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177天早安问候。
古人云:“心无挂碍,何事不成?”我们常常陷入情感的纠缠中,被各种“挂碍”所束缚。
但事实上,这种“挂碍”往往源于我们对他人的不满和厌恶。只要你对别人产生厌恶之心,就立刻觉知不要纠缠。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智慧,是一种放下自我,回归本心的勇气。
一纠缠就与对方共业,你就陷入消耗。”这句话里的“共业”,古人亦称之为缘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互动产生的命运。
古人云:“因果报应,不爽不已。”意味着一切的纠缠都将成为因,日后必有果回报。而这些果,往往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纠缠,往往是因为一种情感的缺失,一种对平衡的追求。
可是,这真的是平衡吗?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不满,而试图与之纠缠时,其实是你自己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了。
有诗句言:“与人争,其势必输;与天斗,其时必亡。”
与人纠缠,其实是与自己的内心斗争,这场斗争中,真正的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一纠缠,便如入了无尽的迷雾,失去了方向感,与对方共业,双方都会陷入消耗的泥沼。
·当我们对他人产生厌恶,内心最容易产生的是想要“改变”对方,但真正的智慧在于:一纠缠就与对方共业,你就陷入消耗。
想必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与某个人的争执,纠缠不休,结果双方都疲惫不堪,得不偿失。这样的纠缠,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纠缠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允许”。
允许别人做别人,包括最亲近的人。这是一种包容,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其实,当与人发生矛盾,都在坚持自己的观点,都想要说服对方。但真正的解决的方法并不是说服,而是允许。
当开始尝试去理解别人,尊重她的选择,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和谐了起来。
而这种“允许”的态度,首先要建立在允许自己做自己的基础上。
只有真正懂得爱自己,才能够去爱他人。这并不是一种自私,而是一种自爱。先懂爱自己才有能力爱人。
爱自己,就是尊重自己,接纳自己,包容自己。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去追求的,因为自己有爱,就不会失去。
爱,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情感,但许多人忽略了对自己的爱。只有当我们真正爱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如同太阳,只有它自己燃烧得足够旺盛,才能给予大地温暖。
所以,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纷争和矛盾时,不妨试着放下纠缠,用一种“允许”的态度去面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地释放自己,活出真我,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