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原因在于稀缺心态。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因为稀缺,稀缺引发稀缺心态,稀缺心态会产生管窥和产生带宽负担。稀缺-稀缺心态-穷忙。
阅读类型:行为经济学书籍
阅读评价:五星
关于本书?
一般说的稀缺都会指的经济上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世上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可以就是稀缺的。
而这本书切入的角度是人在稀缺资源状态下的心态。穷人可以说是金钱稀缺,工作忙的人是处于时间稀缺状态,忙碌的人处于精力稀缺状态下。那人们处于稀缺状态下的心态是如何的?这种稀缺心态导致了什么?怎么可以转变这种稀缺心态呢?
简单点说,这本书重新审视了因果关系,你是因为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的思维。一般的市面解释就是你是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这本书独辟蹊径,说你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穷人的思维,穷人的思维又加剧了你的穷。
本书的联系:
《清醒思考的艺术》 罗尔夫·多贝里
《精要主义》 格雷尔·麦吉沃恩
本书的概念:
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时间太短,钱不够交学费,都会造成稀缺。
稀缺是一种心理状态。稀缺,即一种需求比资源多的主观感受。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不够,刚刚好,都是没有余闲。
带宽: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带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边接电话边开车时,开车水平会迅速下降。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会忽略其它事物,也叫隧道视野。
稀缺对带宽的影响: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稀缺可以俘获大脑,牢牢地俘获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管窥心态,进而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逻辑关系:长期性资源(钱、时间)稀缺——带宽不足——管窥之见——会产生专注红利和权衡式思维——权衡式思维产生带宽负担——玩杂耍状态(事情的救火员)——重要但不紧急事情拖延——继续杂耍状态——...... 时间、金钱和带宽都是一种资源。这些资源拥有的比需要的少,都会产生稀缺。
这本书写了什么?(稀缺现象、稀缺原因、解决稀缺)
一个问题引发的研究,一研究就是一本书啊。不得不佩服外国人的学术精神。
这个问题是:作者在长期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是类似的——穷人缺钱,他缺时间。结合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都是表面想象,一切都是因为稀缺会导致管窥之见,管窥之见导致权衡式思维,加重带宽负担,人处于杂耍式处理任务状态.....稀缺俘获了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现象
1.稀缺——管窥之见和没有余闲
2.穷人为什么穷?从管窥之见的角度来说,穷人的注意力都在当下的没钱的状态当中,注意力根本不会到自我提升上面。即使有培训,也会很容易掉下课程进度,课程进度一旦落下,就会跟不上,跟不上就达不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3.穷人为什么穷?从没有余闲的角度来说,没有余闲=没有允许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因为所有行为都必须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精打细算。造成的结果: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稀缺原因
1.金钱原因:在富足的时候不积攒,稀缺的时候就没有余钱用于填补稀缺,掉入稀缺中就会借用,借用就会反复的在稀缺当中了。
2.时间原因: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
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充裕时刻的浪费。
稀缺始于富足,如果某个资源充裕的阶段不时地被稀缺所打断,那么其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稀缺。
解决稀缺问题的办法
1.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这是原则。打破“充裕——稀缺”循环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资源均摊,从而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而非突如其来的资源充裕,然后紧跟着阶段性的稀缺。
2.频繁的节点式截止日期。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有助于问题的改善。
3.留有余闲。不管是工作计划,不是金钱安排,必须有“余闲”。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4.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管子”里。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样才能让重要紧急的事情变少,才不会杂耍式处理问题。
最后:只要你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