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看到一句话“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于是百度了下,发现了下面的一个小故事。
那一次,冯仑去香港,首富做东请客吃饭。
冯仑,原以为这个首富会很「大牌」,可是没想到他们赴约之后,竟然发现首富早已在电梯口等着他们,见到了客人,他就用双手恭敬地递上名片。
中国人,非常喜欢强调身份和地位,一般主人陪客都是按照客人的身份和地位,地位显赫的陪的时间就很长,地位一般的,稍微敷衍就行。
可是这个首富并不是这样,当时有四桌,首富在每一张桌都是陪聊15分钟,不论亲疏。
然后,每个人他都会打招呼聊天,不会按照身份地位厚此薄彼。
临走时,他还跟大家握手告别,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服务人员,他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舒服。
为什么他的生意越做大越大?因为每个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这一餐饭,让冯仑学到很多,他说芸芸众生中,很多人感觉自己越来越牛。
走到哪儿别人都得跟着起哄,你不鼓掌他不开心,你不拎包他也不开心,你不吹捧他,他也不开心。
反而像他这样真正成功的人士,和别人很不一样,他的存在只让人感觉到舒服。
首富教给他八个字,他一直记在心里: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在很多人眼里,“自我”跟"无我”似乎是冲突的。特别是心理学与传统文化。
心理学讲究“自我”,我接受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我才有能力去爱他人;传统文化,儒家说“忘我”,佛家说“无我”,把这当成价值观与修行方向。
笔者在修行圈跟心理学圈都泡过一段时间,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修行圈的朋友圈以“你要无我啊”“这是来考验你的无我精神啊”等等理由要求你无条件的贡献,也不管你是不是有能力、有条件;也有心理学的朋友圈在不断的宣言“爱自己”“接受自己”“允许自己”,却活的越来越小家子气。
在我看来,这两者都不太可取。“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这八个字,却一语道破了关键与方向。
在心理学中,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但是,在很多人那里,“自我”意识是不成熟的,也即是常说的“婴儿”“小孩”状态,表现在自我界限感不强、心智比较混乱,不成熟、混乱的自我,更不用提“创造”自我了。人成长的过程,除了肉体的成长,还有精神的成长,就是心理学说的从小孩状态到成人状态,对自己存在状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为自己负责,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边界。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算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了。
“走到哪儿别人都得跟着起哄,你不鼓掌他不开心,你不拎包他也不开心,你不吹捧他,他也不开心”这样的状态明显是小孩状态,也就是自我心智不成熟的状态。
我有一个成熟的心智,我能为自己负责,我爱自己,我接受我自己——这些就是不断的“创造”自我的过程。
那追求无我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追求无我,不是说要放弃自我,而是不要执着于“自我”。用金刚经的话说“无我无无我,是名无我”,天天喊着“无我”,不尊重三赢,并以此刻板要求自己与他人,这却是又掉入另外一端了。
我的理解,不断"超越"与“创造”自己的“自我”的过程,就是在追求无我的过程。用儒家的话说是:苟日新,日日新;
用前面故事的话说——“他的存在只让人感觉到舒服”,要自己舒服很难,要自己跟所有人舒服更不容易。
这个状态,只有有自我,自己才舒服;但不执着于自我,追求无我,他人才舒服;
写到这里,管它自我无我,平时没事问问——
我舒服吗?你舒服吗?大家都舒服吗?
哈哈,这才是该关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