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曾仕强预言:2104年前,中华文化将主导世界?这不是霸权,是文明的回归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句话常被误解为权力的争夺,而曾仕强教授用《易经》智慧早已点破:这从来不是称霸的宣言,而是文化复兴的必然。在阴阳消长的宇宙规律中,中华文化正迎来注定的高光时刻。


世界发展的密码藏在《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里。曾教授指出,过去数百年西方文明主导的“阳盛”时代,以竞争扩张、科技至上为核心,虽推动了进步却也埋下隐患:环境危机加剧,社会撕裂凸显,物质丰裕却难掩精神空虚。而21世纪将进入“阴阳平衡”的新阶段,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阴性”特质,正是调和西方文明过度张扬的关键解药。


这份文化底气并非空谈,而是“风水轮流转”的文明轨迹使然。曾教授曾让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的文明变迁:中国、印度、中东、西葡、英国、美国,文明的地气每700年左右便会循环流转。19世纪属英国,20世纪归美国,按照规律,21世纪的文明接力棒必然传到中国手中。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老天给予的是120年的兴盛周期,从2004年起算,直至2104年的发展窗口,正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的黄金时代。


但中国的崛起从非霸权之路。《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的智慧,被曾教授解读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不是一国独霸的“霸道”,而是各国平等尊重、协同发展的“王道”。就像人生需要“阶段性调整”,国际社会也该告别单一主导模式,在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中找到共生之道。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一只是趋势的表象,真正的核心是中华文化成为全球的“智慧参考”:当西方模式难以破解困境时,“和谐社会”“中庸之道”将给出新答案。


科技发展的方向更彰显这种文明自觉。曾教授用“既济卦”与“未济卦”的智慧提醒,科技突破不应迷失方向,而要始终以伦理道德为约束。这种“德本才末”的理念,能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非成为支配人类的力量,这正是中华文化对现代文明的独特贡献。


最动人的展望,是文化自信的全面回归。曾教授强调,这不是对西方的否定,而是中国人终于找回本民族的文化根脉,用古老智慧解决现代问题。从个人修身到国家发展,当“仁义礼智信”的基因重新激活,文明的生命力便会自然流淌。


2104年前的这段时光,不是注定的宿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修行场。正如曾教授所言,每个中国人都该扛起责任:“只要我活着,就不许中国衰败”。这份担当之下,中华文化主导的文明新局,终将在阴阳平衡的天道中自然实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