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观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晨露落在窗台时,总以为它要留住整夜的凉,可太阳一升,便顺着玻璃的纹路滑走,连痕迹都淡得像没存在过。后来才懂,生活里许多珍贵,本就不是用来攥紧的——就像手里的沙,握得越紧漏得越快;像煮茶时的浮沫,撇去了才见茶汤的清醇。

我曾为书架上歪斜的书焦虑,总想着把它们摆得方方正正,直到某天碰倒一本旧笔记本,掉出夹在页间的银杏叶。那叶子黄得发脆,是三年前在公园看书时捡的,当时觉得不整齐,却偏偏留到了现在。原来不完美的残缺里,往往藏着最美的记忆,就像我们总在追求“标准答案”的人生里,最难忘的反倒是那些“计划之外”的插曲:错过了末班车,却遇见了漫天星光;没拼成的积木,倒搭出了更有趣的形状。

傍晚煮面时,看水在锅里翻滚,气泡浮上来又破掉,忽然想起小时候总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熟”。妈妈说“等水开透了,面自然就软了”。如今才明白,生活从不是“快一点”的竞赛,而是“慢慢来”的修行。就像檐下的风铃,风急时响得热闹,风缓时也有轻吟,不必强求每个时刻都耀眼,有时安静地待着,听风穿过枝叶的声音,看茶碗底映出的月亮,就已是难得的圆满。

其实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与生活的“不圆满”相处:接受花开会谢,接受路有波折,接受自己偶尔的笨拙。就像此刻,我关掉电脑,推开窗,晚风带着草木的香扑进来——原来最好的哲理从不在书本里,而在每一个“认真感受”的当下:茶凉了就再续,天黑了就开灯,日子慢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