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很受人们的喜欢。从皇宫到社会各阶层大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即兴卖弄一下文,说它对联也罢顺口溜也可以甚至是三句半,总来带给我们兴趣盎然其乐融融的感觉。
对联以它独特的修辞手法,短小精悍,数语概括却能表达深广的意境。它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已被大家认可,喜闻乐见。
特别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正好是我的中学阶段,我们也好上了这个,对联风糜一时。记得朱元璋有对联传世,别看他读书不多,作诗作联语出惊人,对联似乎明朝才兴起。我记得有蒲松龄的压纸铜条刻联:
有志者,事尽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还有毛泽东主席写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跟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些映像很深。我到现在春节期间,路过大街小巷仍很喜欢浏览那些喻意吉祥的春联,大多牛头不对马嘴已不押韵更别说词性了。
据专门考古人士推断,后蜀国王孟昶所作: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是传世第一副对联!
这以后的对联都在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话说明正德年间,有个王太监坐镇福州,作威作福。一年,他庆六十大寿,把戏台竟搭到闹市区朱紫坊巷口,行人来往都得台下钻,众人心有怨气不敢言他。偏有个秀才叫郑堂,翻穿皮袄手执扇来和他理论。那太监被说的玩屈词穷,急忙以对联难为秀才,其出句:
穿冬衣执夏扇不知春秋
秀才从容应声道出下联:
朝北阙镇南邦没有东西
这是双关语,从他身体到文化两方面皮扒他,弄得太监无地自溶。
往往“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今天小区要送一老人入土为安,一夜狂风怒吼大雪不见雪,我凌晨却做了这么篇文章,真是:
听窗外风虐门响,空忙无雪;
看院内灯闪乐哑,却是有魂。
左来对联讲个对称,就是内容要相关,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同,对仗要工整,音韵要和谐。平仄相对段句有方是其特点,如:
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亡
酿酒罐罐好做醋缸缸酸
最后再给大家叨个朱元璋这位喜欢写对联皇帝的故事。有一年除夕,太祖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诏令一下,数日里“春风丽日增瑞气,处处对联相映红”增添了不少升平景象。太祖一见大喜,便衣穿街走巷,欣赏那一副副奇葩的对联。他走到一个僻静处,见一户门上无联,原来一家屠户无钱买纸也无人代写。朱元璋让人借来纸笔,亲自挥毫给屠夫门脸添色: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直到屠夫把对联贴好,他才放心大笑而去。
就到这罢,我这是:
你乐也罢,他烦也罢,大家自取两便,
说好也听,说赖也听,好歹就这一篇。
哈哈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