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二八九】愚人如阴霾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只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
【译文】
“圣人的良知一如青天白日,贤人的良知就像有浮云的天空中的太阳,愚人的良知好比阴霾里隐藏的太阳。虽然他们浑浊清明的程度有差别,但他们都是一样能够分辨黑白的,即使在昏暗的夜里,也能隐约看出黑白,这说明太阳的光辉还没完全被遮蔽。在逆境中学功夫,也只是从这一点光明处去细致鉴察体会罢了。”
释疑:
良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完全泯灭的,努力困知勉行,在那一点略微光明之处去精察去扩充,良知就能逐渐光明起来。即使黄沙蔽天、浮云遮日,终有一天会阳光明媚的。
天日照处,无论青天、浮云、阴霾,只是昏明不同,但俱可辨得黑白,是为日光无尽。
圣人良知通透,贤人时有迷离,而愚人昏噩,亦如这天光云影。良知恒照,而人能恒觉,故虽愚人浑噩,亦可在一念处明觉精察,困知勉行,便知良知无缺,只是功夫未到。
须知此处他人绝无所知见,只在自心体当。所谓良知自知,良知独知。亦若人之饮水冷暖。
精讲摘要:
困而知之的这一类人,他们的功夫,就好像在阴霾天里的太阳,就像在黑夜里头,依然享有太阳的光。困而知之的人,努力用那点光,去精察、去驱除昏蔽,等彻底通了,就和圣人一样,如蓝天下的太阳了。
批注:
①点。张本作“一点”。
②参见《答黄宗贤、应原忠》:“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弗以为烦难而疑之也。”(《全书》卷四)
③此条俞本载入卷末《补遗》。
净心斋笔录
202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