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正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我爸就出门跟朋友去KTV唱歌了。没想到,就因为这,突然一道灵光打到我天灵盖上,让我满脑子都是KTV的场景。于是我顺势放弃掉原来已经计划好要写的主题,趁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一路以来对这个KTV文化的想法。
说起唱歌,我爸简直是痴迷,先不说唱功如何,至少是极度喜爱。每周5次KTV以上,哪怕回家也疯狂练习。他们唱的当然是不会是蔡徐坤、吴亦凡,而是那些古老到连我这个80后也未必听过的金曲,但是每一首,在他们圈子里面,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K房里面,任何一个人唱起任何一首歌,其余的人都能甩着头,踏着拍子,跃跃欲试,恨不得每人拿一个麦克风,合唱每首金曲。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幸福。
我想了一下,现在我们这种85后的“年轻人”,已经甚少去KTV了,至少纯粹以唱歌为目的的KTV,是无法让我们提起兴趣的。不是不喜欢唱歌,不是羞于唱功辣鸡,而是我们能提前想到在K房里面的场景: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周杰伦、陈奕迅、张敬轩、谢霆锋,甚至再老一点的四大天王,新歌寥寥无几,就算有几首大家能懂的歌曲,也仅限于听过,远不至于能愉快唱起来,更别提大合唱了。试问,这样的场景,怎么可能让我们心动?
《起风了》、《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芒种》、《野狼DISCO》,算是最近一段时间还算流行的歌曲,但仍然是小众歌曲,且都是网络歌曲,要说能唱,有几个“平民”能唱?再进一步看,这种有点小传播度的歌曲,也就那么的几首,根本无法撑起几个小时的K房时间。
就算是周董最新的歌曲《说好不哭》,也更多是卖情怀,而不是纯粹的音乐文化了,一涌而来,一哄而散。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现在的歌曲越来越小众,越来越无法引起全民大合唱?
我揣摩了一下,大概是如下2个原因:
1)互联网浪潮下,流量的分布没有以前集中。
什么意思?现在,有足够多的平台,可以让普通人表达才艺,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歌手,都有机会通过网络平台“一夜爆红”。这个不仅限于歌唱,还包括舞蹈、艺术等的其他领域。传统的娱乐集团,像英皇、环球、索尼、华纳等,都已经不再是绝对垄断地位了,因为造星能力不再独一无二。像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新浪等,由于手握足够的流量,现在都已经具备足够的明星打造能力,而且这些公司更擅长打造平民流量。
因此,我们每天能接触到的,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全部集中在那少数的明星身上,而是变成百花齐放。这就导致落到每个个体明星上的流量,已经稀释了。(当然会有例外,但总体趋势是这样)
2)当下社会更鼓励个性化文化。
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等,所有的流量分发,早已经朝着千人千面的方式去运营了。你喜欢什么,平台就疯狂给你推送什么。虽然说个性和从众,从来都是人类的特质,两者相互依存,此消彼长,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两者的强弱还是明显的。
以前,大家看同样的电视剧、听同样的歌曲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渴望找点不一样,证明自己是个性化的。可是当时的年代,信息并不像今天这样畅通无阻,我们的个性化欲望,始终是被压抑着的。
而到了今天,信息极其爆炸。如果说以前的信息像小溪,那么今天的信息就如同大海,大到让我们茫然。于是,我们又变得非常渴望找到大家都在看的、都在听的,以证明自己是跟上潮流的,可这明显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内心是希望有更强烈的共同文化的,但是时代让我们举步维艰。
其实,不只是歌曲,包括明星、电视剧、品牌等等所有的文化或者商业领域,都是在向多元发展。你说,这是好还是坏?
不过,如果我们从历史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是周期性变化的,就像市场经济一样,最终会回到平衡点。所谓的百家争鸣,所谓的统一,我们的世界,都是在不断调整平衡中发展的。即使不看历史,我们从现在的公司收购、行业洗牌等情况,都能看出一二。
如我上面所说,个性和从众,都是人的本性,就像《哪吒》里面的灵珠和魔丸,无法割舍。时代的车轮在向前滚,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适应了。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