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内向者沟通圣经》作者珍妮弗·康维勒
书的目录<当当网>
当我看到内向两字,我心底就浮现了陈奕迅的《孤独患者》,歌词说“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笑越大声,越是残忍”。不知道不为什么总感觉陈奕迅有些歌特别的好听,也许是那首歌曲写的就是自己吧。
好吧,我承认我有时候就是那个外向的孤独患者,我是那个性格外向,心里内向的那个人。
在熟人和朋友面前,我是一个谈话高手,当然我也偶尔用自黑来让大家开心。读大一的时候,在一个40多个人面前要表演,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五音不全,但还是继续自黑的嗨,因为那是我为了外向,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现在想想那时候真觉得自己真勇敢,在大家极力维护自己形象的时候我却走出了不一样路线,从此以后别人就又多了一个笑点,这个笑点建立在调侃我五音不全的形象上。但我不在乎,你调侃,你开心,我选择听,我开心何乐而不为呢?<大笑脸>
性格上有一面我始终都无法克服,因为它从我小时候开始伴随着我度过了20多个春秋。它就是表达内向。
从小我爸妈对我还好,男孩子嘛,在镇上,那时候的父母总是在对青春叛逆期的我无能为力的时候为我送上一道美味又惨叫的菜“竹子炒肉”,现在想想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啊,那时的感觉好像是我把天捅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才导致了老天下了一场暴雨<98年大雨>。我当时各种求饶啊。
爸妈骂归骂,他们对我真的好,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爸妈从没有亲口对我说,孩子,我爱你。虽然爸妈没说这句话,但是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表达着他们的爱。比如我妈在我上学的时候总是在我放假回家偷偷的给我零花钱,说孩子,妈给你多点零用钱,多买点东西吃。那时候我真想说,妈,我爱你,我总是无法开口说出这三个字。
我不知道我还要多久才能为爸妈打破我的表达内向。每次话总在嘴边无法启齿。
内向并不坏,但我们在有些时候外向下会收获颇丰奥。
写这篇感悟时单曲循环着《孤独患者》